【摘 要】
:
随着纳米技术时代的到来,测量已经进入了纳米、埃米量级。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纳米研究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STM的测量原理是隧道效应,隧道电流与隧道间隙之间呈指数关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技术时代的到来,测量已经进入了纳米、埃米量级。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纳米研究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STM的测量原理是隧道效应,隧道电流与隧道间隙之间呈指数关系。隧道间隙只有几个纳米,微小的改变也会引起隧道电流极大的变化。因此基于此原理可以开发出具有极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本论文即是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全面了解了纳米级传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针对系统中的微位移机构以及反馈控制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设计。2.对压电陶瓷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测试了WTYD系列压电陶瓷的固有特性。3.对柔性铰链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比较了各种柔性铰链结构优缺点,设计了适合于本系统的柔性铰链结构。4.完成了微位移机构及探针夹持器的整体组装,实验测试了微位移机构的特性以及性能。5.对PID反馈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适合于本系统的反馈控制电路。6.对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完全可以在隧道状态下稳定工作,达到纳米级精度。7.分析了实验系统中的误差来源,提出后续需要改进和解决的地方,为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技术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末期,诞生了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的纳米科学技术,从此之后,人们便将直接操纵排列原子和分子作为最终目标。为观察物质的微观状态,研制出了许多观测手段
盲信号分离技术是现代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盲信号处理技术己被应用于语音、图像、通讯、医学、机械故障信号处理,以及数据挖掘等诸多领域中。如此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关于盲信号分离问题持续不断地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该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完全解决工程问题的程度。因此本研究将盲信号分离算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作为核心主题。针对瞬时线性混合和非线性混合情况下盲信号分离算法中存在的
历史是过滤和沉淀的册页,机智和好意像长卷描绘了漫长的秋风和长浪,不期而至的寄望,让我们能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交替之际,终于听见往昔古人的帘珑轻叩,望见那个遥远时代里
加速度计是测量载体惯性加速度的仪器,也是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GGI)的主要部件。目前,国产加速度计的测量精度都在2×105g左右,远远不能满足GGI的需要。并且,通常情况下所使用
“社会发展就像开动的跑步机,我们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起码还在原地……”rn在此,我也借用了Kevin Kelly的书名“必然”作为我的题目,引出我的社会发展观.rn2000年的时候我
逻辑分析仪作为数据域主要测试仪器,在数字系统开发与测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对类似总线等多条数据线上数据时序关系进行分析时十分有效。近年来,随着数字系统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各类总线宽度不断增加,为了能更好的对数字系统进行测试分析,逻辑分析仪所面临的问题是其数据分析速率越来越高,输入通道数也越来越多。随着逻辑分析仪通道数的增多,其通道间的同步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对高速数字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