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事可以分为内部董事、独立董事和关联非执行董事。以前关于外部董事对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多数是对独立董事的研究,然而关联非执行董事是受大股东和其他重要影响股东的委派,可能更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可以有效发挥监督管理层的作用。因此与独立董事相比,关联非执行董事对管理层的治理效果可能更好。而过度投资常常被看作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经理人的代理问题所致,那么关联非执行董事的比例和特征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呢? 本文首先阐述了董事会的基本职能:监督职能和战略决策与咨询职能,其次分析了内部董事、独立董事和关联非执行董事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后发现:关联非执行董事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层进行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部分的结论,即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关联非执行董事的比例越大、年龄越大、学历越高、会计金融或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比例越高,公司治理效应越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越低。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关联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治理中的作用,为我国董事会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文献,也为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启示。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研究了关联非执行董事的比例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其次研究了关联非执行董事的个人特征(年龄、学历、会计金融或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与过度投资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其中,本文的实证部分运用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首先阐释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随后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以研究框架图的方式展示了本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该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过度投资的成因、董事会的构成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董事会成员特征的作用、董事会成员特征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等方面的文献研究成果,然后对它们进行了评价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观点。 第三部分为关联非执行董事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关系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董事会治理的内涵,其次重点介绍了董事会的基本功能以及董事会成员的作用,最后详细介绍了过度投资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为关联非执行董事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假设的提出。该部分是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关联非执行董事的比例和特征(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假设。 第五部分为关联非执行董事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与结果等,最后还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 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该部分是在本文前面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抑制过度投资、提高董事会治理作用的政策建议。此外,还说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将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第一,本文梳理了内部董事、独立董事和关联非执行董事的特点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董事会的治理机制。第二,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董事会治理效应的研究,表明了在对管理层的监督治理时,除了独立董事以外,关联非执行董事也能起到治理作用,抑制过度投资。第三,本文的研究对我国的监管者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