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模具电极模块设计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模具制造中,通常采用电火花成型加工来解决模具中一些采用传统切削加工方式难以加工的问题,如需要获得更好表面质量以及狭窄沟槽等结构的加工。电火花成型加工是缩短整个模具制造周期的一条有效途径。电极设计属大公司作业分工的重要一环,而且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模具加工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设计电极成为研究的重点。 Pro/ENGINEER的二次开发工具包Pro/TOOLKIT提供了一个庞大的、用于底层资源调用的C语言库函数和头文件,让用户通过C语言代码扩充Pro/ENGINEER系统的功能,开发出基于Pro/ENGINEER系统的应用程序模块,从而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 本文参考了其它三维设计软件,如UG、PowerMILL、Cimatron等在电极设计方面的功能,并根据Pro/ENGINEER三维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基于Pro/ENGINEER的电极模块设计。论文对电极设计模块的二次开发方法、过程、手段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和开发,以期为电极设计模块的二次开发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介绍了Pro/ENGINEER提供的多种二次开发工具,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采用Pro/Program和Pro/TOOLKIT两种开发工具对电极设计模块进行二次开发。 (2)对电极设计模块的结构进行了总体分析,介绍了在VC++6.0环境下进行二次开发的基本过程,并利用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开发出了电极设计模块菜单界面。 (3)介绍了三维参数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利用用户界面对话框(User Interface DialogBoxer,简称UI对话框)技术建立电极三维参数化设计界面,在界面的参数输入框中输入模型的尺寸值,并设置成型加工的放电间隙值,确定后就可以生成所要的电极模型。接着再将电极模型与工件进行装配,则生成所要的电极装配图。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减少了手动创建电极的过程,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加工所需的放电间隙。 (4)利用VC++开发环境提供的MFC可视化对话框技术设计出电极工程图页面操作对话框、工程图视图操作对话框和尺寸操作对话框,利用三个操作对话框可以快速地添加工程图的页面数,自动生成零件或组件的三个视图,并且能够利用尺寸操作对话框的功能对视图进行尺寸自动标注和修改。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双相不锈钢(DSS)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性能结构材料,目前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化学、化工、造纸和石油等工业,但因其热加工成形性能较差,工件在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