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气体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农业领域是第二大碳排放源。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研究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文献基础上,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湖南低碳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湖南省情,构建了包括农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标、能源利用水平指标、农业投入品低碳化水平指标和农业碳汇效应指标等四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湖南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层的权重,建立了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标准值,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加权计算法,对2006-2015年湖南低碳农业发展综合值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是湖南农业由较高碳阶段向中碳发展的转折年,表明湖南农业已经走过了较高碳发展阶段;2011年是湖南农业由中碳向近低碳发展的转折年,湖南低碳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据表明,2011年后,湖南在低碳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低碳农业投入效果显著,农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低碳农业发展模式逐步被人们重视,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湖南低碳农业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影响湖南低碳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湖南低碳农业发展机制、强化减排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建立财政资金支持与金融支持体系、科学制定湖南低碳农业发展主导模式、强化对农户低碳农业发展的知识教育和农业生产行为的指导等促进湖南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