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观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自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出现了一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新型业务关系,即银行保险。银行保险起源于1971年的法国,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覆盖面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拓展、模式不断丰富、产品不断创新、服务不断完善,可以说银行保险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银行保险这个金融业新宠儿的发展给世界各国金融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少活力,也带来了不少挑战。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银行保险产品单一、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银行保险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任何企业来说产品都是生命,作为银行保险金融要素重构的载体——银保产品更是银行保险是否能够成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银行保险产品创新也恰是银行保险制度变迁的起点。笔者力图在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阶段中,找出银保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创新方向,从而促进银保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银行保险产品研究为主题,逐步分析探讨我国保险产品与银行对接的创新方向。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按照严谨的逻辑层次逐步推进论文。第一章是整篇文章的写作基础,主要是对银行保险的一些概念进行阐述。第一节界定银行保险内涵、阐述银行保险发展动因。银行保险的概念在中外学术界有很多种界定,笔者把站在不同角度对银行保险下的定义分为了四类加以总结,最后认为银行保险的实质就是两种金融服务的融合,银行保险就是保险公司和银行(当然还包括邮局和税务中心)在各个业务领域,各种服务、产品方面的融合。银行保险中的主体不一定是银行也不一定是保险公司,因为这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银行保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紧接着阐述了银行保险发展的三个动因。第二节阐述银行保险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分别从规模经济的角度、从范围经济的角度、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看银行保险的价值创造。第三节分析了银行保险产品成功的五个关键要素。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监管体制及治理模式,但在银行保险这个体系中,始终有五个关键点影响着银行保险是否能发展成功,在这里把它们称为银保成功五要素:分销系统、产品设计、销售方式、品牌战略和IT系统整合。为了更好的借鉴国外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的经验,本文第二章介绍国外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经验。第一节主要包括对银行保险产品的演进历程及主要产品分类的介绍。银行保险最早起源于欧洲,欧洲银行保险产品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980年以前,此时的银行保险产品多作为银行产品的附属产品或组成部分。第二阶段是1980年左右,银行推出了还本型契约产品,即在一定期间之后给付一定金额。第三阶段是1981年之后,这是银行保险广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利用财务工程技术开发了许多新型银保产品,如分红保险、变额寿险、投资连接保险等。银保产品可以被分为三类:1融资和返还型产品、2存款人产品、3简单的标准化组合产品。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了欧洲的法国、英国、瑞士;亚洲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的银保产品及银保产品创新经验。银行保险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从而银行保险产品只有紧跟市场、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银行保险发展很好的国家和地区就非常注重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虽然各国银行保险存在的制度环境和各国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各国提供的银行保险产品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第三章论述了我国银行保险产品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第一节分别从人身险和财产险两方面介绍银保产品在我国的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进入了银行保险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确立了“分业经营,兼业代理,,作为银行保险的主流模式。进入2000年,我国银行保险开始迅速发展,而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正是此次蓬勃发展的契机。可以说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和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息息相关。第二节对我国银行保险产品销售的波动性进行了分析。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量总是忽上忽下,这表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还不够成熟,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本节分别从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因素、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银行赢利模式的调整、股票和基金业的发展、银保产品的易替代性及保险公司的策略调整四个方面来看中国银行保险的波动性源头。第三节列举了我国银保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的银保产品案例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银保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第四节中加以阐述。从这些年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概况、剧烈的增长波动和热销的银行保险产品来看,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每一次银保产品创新都会是银行保险增长的一次契机,但银保产品的困境反过来会制约银行保险制度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银保产品同质化严重,保险公司缺乏创新动力;储蓄型产品比重过高,新单期缴比重过低;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切合度低,多是替代性产品等问题制约着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本文最后一章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将站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以我国保险产品与银行对接为角度探讨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方向。在本章中提出了四个我国保险产品与银行对接的创新方向。提出了与银行的结算功能对接的产品创新方向,分以下三点进行了论述:1投资型保险产品与替代性金融产品比较;2投资型保险产品需求影响因素研究;3投资型保险产品核心竞争力——保障功能创新。第二节从发展与网络银行和电话银行对接的简单产品的间接直销;与银行核心资源对接的分散业务的批发化创新和与银行交易便利性特点对接的保单标准化、组合化及卡式保单创新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与银行这个特殊的销售渠道对接的产品创新方向。第三节提出了与银行追求高利润、高客户忠诚度心态对接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方向,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对银行客户细分开发适应特定人群的产品及一揽子保险产品组合;2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开发含金量更高更复杂的全金融产品。3提出与银行对公业务对接的更广泛合作领域的产品创新方向。最后一节提出与银保产品创新配套的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和银保经营模式的选择。二、论文的创新之处二十余年来,中国银行保险发展迅速,理论研究也取得很多成果,但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总结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专门针对银行保险产品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很少,虽都提出了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并没给出一些具体的创新方向。尤其是没有抓住银行这个特殊的销售渠道的特点,研究保险产品到底应该怎应和银行对接才能促进银保产品的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保险产品与银行对接的角度去探讨银保产品创新。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银保产品创新经验,以实例产品演进总结我国银保产品存在的问题,并仔细研究银行这个特殊的销售渠道特点,站在保险产品应该如何与银行这些特点进行产品对接的角度探讨我国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方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银行保险的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有一个总体清晰的认识,对国内外银保产品发展历程及现状有个更深刻的把握,根据我国现在的制度、文化、经济、金融背景分析我国的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方向,希望能够在如何推进我国银行保险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探索道路上有所启示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
以东莞电网3个500 kV变电站为例,分析500 kV变电站220 kV侧母线单相短路电流普遍超标的主要原因,提出限制单相短路电流的措施。针对自耦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器接地方式,阐释
教学工作是重复性、规律性极强的工作,适合进行程序化管理.教学工作实行程序化管理是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需要,也是教学管理正常化、最优化、高效化的要求.编制教学
资本市场上的IPO现象,即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现象,是基于上市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它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流行。在IPO研究过程中,西方学
目的探讨软骨衍生形态发生蛋白-1(CDMP-1)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髓核细胞分化,并检测其诱导的细胞是否具有髓核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功能。方法 BMSCs采用0 ng/m
程序化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模式,但在其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意探究钢琴程序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特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本课题来源于兵器工业集团和我校的协同创新项目“××多传感器协同感知技术研究”,是国防“十三五”规划的基础预研课题,旨在解决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技术中的部署和跟踪问题,
针对FPGA高级综合中提高矩阵存储并行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组分块的编译优化算法, 用来优化以矩阵乘法为代表的矩阵应用。算法在LLVM编译器架构下对访存密集的数组进行分
利用仿真方法研究燃气轮机是目前设计、论证、评估燃机的重要手段。涡轮是燃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变化对燃机总体性能有决定性影响。本论文为解决某型船用三轴燃气轮机缺少完
新课程改革已有十年,教育理论研究空前繁荣,教师教育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对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研究者们已经做了很多探讨,但仅仅关注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而忽视教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