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政策的传播过程中,如何在传递关键信息的同时让其政治意图潜移默化地被受众所接受、认可再到践行需要对其核心要点进行美化与包装。通过影像化传播的方式对政策进行客观解读,能在引发受众思考与情感共鸣方面取得不错效果。因此,政府和学界也日益关注有关于国家政策的影像化传播内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影像传播领域涌现了一批依据该政策内容进行创作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故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题材有关的纪录片作品以观照该政策的影像化传播问题,于现阶段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一带一路”倡议题材纪录片与倡议政策之间存在怎样的必要性关联,其传播的具体内容是如何在观照政策本身的同时满足受众需求的,不同纪录片之间存在哪些差异与共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一带一路”影像的发展研究。其目的在于梳理“一带一路”与纪录片的相关传播研究内容来呈现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同时,在该部分对政论片以及“一带一路”影像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国家政策理念与纪录片价值层面的关系,论证了以纪录片的方式建构“一带一路”政治议题的可行性,并对本文所选取的三部纪录片样本作出合理解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了第3-5章。在该部分借助于框架三层次理论、叙事学理论以及视听修辞理论从纪录片的内容创作层面出发,按照低、中、高三层次结构分析了该题材纪录片是如何具体观照政治议题、彰显政策内涵,并且试图分析各纪录片是以怎样的解释性框架进行创作实践以完成表意的。第三部分为总结部分,包括了6-7章。这一部分根据前文已有的分析阐述了有关“一带一路”倡议题材纪录片目前在创作与传播层面所显示的不足,包括缺乏全局意识、大多呈乐观的宣传态势,跨文化传播模式尚不成熟等问题;但同时也为今后该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充分发挥影像传播优势,减少与受众的沟通障碍方面带来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