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设计合成超分子金属配合物为目标,选用羧酸配体(N-膦酰基亚甲基亚氨基二乙酸,2,2’-联吡啶-3,3’-二甲酸-1,1’-氮氧化物)为构筑单元,通过辅助配体(4,4’-二吡啶胺)的调节,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采用溶液均相法、溶剂热法(水热法)共合成了6个超分子配合物,测定其单晶结构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等表征。单晶衍射分析测定配合物的分子式如下: [Cu0.67Co0.33(pmida)(Hdpa)]2(Hdpa)2·17H2O(1) [Cu(pmida)(Hdpa)]2[Co(H2O)6]6·8H2O(2) {[Cu(bpdado)(dpa)]·H2O}n (3) {[Cd(bpdado)(dpa)]·H2O}n (4) {[Cu2(CH3COO)3(dpa)2](CH3COO)·3H2O}n(5) {[Cu2(CH3COO)2(dpa)2(H2O)](NO3)2·H2O}n (6)配合物1和2是以N-膦酰亚甲基亚胺基二乙酸为配体,加入辅助配体4,4’-二吡啶胺合成的超分子双金属配合物。两个配合物都为阴阳离子对组成的单核结构,阴阳离子对之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3D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中,晶格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了2D超分子层,这种高维的水分子聚集体在水簇化合物的研究中还数少数。配合物2中存在由配位水分子和晶格水分子组成的十聚水簇,其带有两个垂挂水分子的椅式八元环构像在已报到的十聚水簇中非常少见。配合物3和4是以2,2’-联吡啶-3,3’-二甲酸-1,1’-氮氧化物、辅助配体4,4’-二吡啶胺与过渡金属离子组装形成的配位聚合物。两个配合物都为2D层状结构,层间通过氢键作用扩展为3D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的2D层中存在两种形状不同的孔穴(方形和狭长形),方行孔穴中有晶格水分子填充。层间通过重叠堆积方式形成了a方向上的1D水分子通道。配合物4的2D层中存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孔穴,但没有填充晶格水分子。2D层间堆积成了1D的水分子通道,晶格水分子填充其中。氢键作用将2D层连接成了双重穿插的3D超分子网络。配合物5和6是以4,4’-二吡啶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组装形成的配位聚合物,并通过改变体系的抗衡阴离子来调控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5为2D层状结构,层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3D的超分子网络,同时形成了1D通道,晶格水分子和CH3COO-离子填充其中。配合物6是一个双链结构,链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3D超分子网络。结构中同样存在填充着水分子和NO3-离子的1D通道。6个配合物均为首次合成,未见文献报道。配合物1和2对于水簇化合物的研究极具价值,而配合物3-6对于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构筑具有孔洞结构的金属配合物提供了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