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Derlin-1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明确Derlin-1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CIN II-III患者及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的患者,宫颈癌病例均行手术(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无合并或继发其他癌,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齐备。宫颈癌临床分期参照FIGO,2009年标准。癌组织蜡块经病理证实所含肿瘤组织超过50%,肿瘤组织内无出血、坏死,肿瘤周围组织中不能有炎症存在。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Derlin-1的表达,HC2法检测宫颈组织中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将以上各种检测结果核对无误后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从而分析Derlin-1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HPV感染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Derlin-1在宫颈癌组织、CIN组织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宫颈癌组织、CIN组织、正常宫颈组织Derl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27/49)、32.5%(13/40)、6.7%(2/30)。实验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Derlin-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IN组(χ2=4.547,P=0.033)及正常宫颈组(χ2=18.789,P<0.001),CIN组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χ2=6.795,P=0.009)。随着FIGO分期升高,Derlin-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升高趋势,宫颈癌ⅠB1+B2期Derlin-1的阳性表达率为51.5%(17/33),ⅡA1+A2期阳性表达率为62.5%(10/16),但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显示:Derlin-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有无瘤栓及临床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但宫颈癌组织中高危型HPV检测阳性者Derlin-1的阳性表达率为64.9%(24/37),和高危型HPV检测阴性者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1,P=0.016)。结论: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Derlin-1在宫颈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宫颈癌高级别病变(CIN II-III)患者Derlin-1的表达亦较宫颈正常者表达为著,提示Derlin-1可能在宫颈癌形成的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同时,研究发现Derlin-1的高表达与高危型HPV的感染有关,但并未发现Derlin-1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有无瘤栓及临床病理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