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颉颃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发酵初步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bin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芽孢杆菌是一群好氧或兼性厌氧、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的总称,种类多、数量大,分布极其广泛,其生理特征丰富多样,是土壤和植物体表根际的重要微生物种群。由于芽孢杆菌具有内生芽孢、抗逆性强、繁殖速度快、营养要求简单和易于在植物根围定殖的特点,使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地研究和利用。本研究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颉颃作用的芽孢杆菌,对菌株进行鉴定、发酵优化,并研究其抑菌机理,以探求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新资源。本试验采用把土壤悬浮液在80℃处理10 min的方法,从采来的土样中共分离到142株芽孢杆菌。经过皿内对峙初步筛选出原始菌株12株,再通过无菌发酵滤液复筛得到一株对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梨黑星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均具有强颉颃作用的芽孢杆菌B-Q2,对其进行单孢分离并测定单孢颉颃性,结果表明B-Q2-7的抑菌活性最强,对稻瘟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达到87.4%和90.6%。最终确定B-Q2-7为最优菌株。依据B-Q2-7菌株的培养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并参照相关文献初步鉴定其属于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温室盆栽实验结果显示B-Q2-7无菌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0倍液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了89.6%和80.4%,250倍液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也在60%以上。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复合因素分析方法(正交设计)对菌株B-Q2-7进行了发酵优化,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培养条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蔗糖0.6%+淀粉1.2%,豆饼粉3%,酵母粉0.3%,K2HPO4·3H2O0.2% ;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菌株B-Q2-7在发酵时间为36h,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温度36℃,摇瓶转速150 r/min时,菌体代谢更旺盛,抑菌效果最好。B-Q2-7菌株抑菌机理初步研究表明B-Q2-7代谢产物能强烈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显微观察到被B-Q2-7抑制的病原真菌菌丝大部分扭曲、肿大、畸形,分枝增多,原生质外溢,出现膨大的泡囊;被其抑制后,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数减少,孢子萌发率低,芽管或孢子畸形,将B-Q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其对梨黑星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萌发率分别达到95.9%和100%。
其他文献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它属于一年生茄科茄属作物,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使用价值。马铃薯极易感染病毒,已经报道的可以侵染马铃薯的病毒超过35种,对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危害
海洋环境十分独特,包罗了高压、低营养、低温、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所谓的生命极限环境。海洋真菌适应了海洋独特的生活环境,必然造就了海洋真菌独特的代谢途径和遗传背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简便、经济和安全的方法。然而,由于大面积单一品种的种植和小麦条锈病菌生理毒性小种的变异使抗病品种不断丧失抗性。因此,寻找和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成为研究的热点。高温诱导抗条锈病性是在较高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小麦对条锈菌所表达的一种低反应型抗病性,具有持久抗病性的特点,已成为研究持久抗病性的焦点。本文选用我国优势生理小种CY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