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钙钛矿结构的稀土铁氧化物RFe O3(R为稀土元素或Y元素)以其丰富的物理特性而备受关注。RFe O3由于多铁性、磁电耦合以及太赫兹脉冲下的光磁相互作用,有望成为光磁存储、太赫兹器件等领域的新型多功能材料。本论文主要研究了RFe O3单晶在太赫兹脉冲下的自旋激发以及温度和磁场诱导的自旋重取向过程中的自旋动力学过程。研究了(110)方向的Pr Fe O3的铁磁(FM)和反铁磁(AFM)自旋模式的选择性激发和调控;解释了Nd Fe O3中Г4到Г2相的自旋重取向转变,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研究了温度和磁场诱导的自旋重取向。主要的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透射型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110)方向的Pr Fe O3自旋磁矩进行了超快动力学研究。通过改变入射的太赫兹脉冲磁场方向和晶轴的夹角,实现了铁磁和反铁磁自旋模式的选择性激发,改变旋转角实现了对自旋激发辐射强度的调控。此外通过对铁磁和反铁磁模式三维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测试,确定了铁磁和反铁磁模式所辐射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偏振方向对旋转角的依赖关系,通过进一步对数据进行提取,计算了Pr Fe O3在太赫兹波段的折射率、介电常数和磁导率。(2)通过交流磁化率、磁滞回线和透射型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Nd Fe O3中Г4到Г2相的自旋重取向转变。交流磁化率在重取向温度点的阶梯型变化和磁化率弛豫时间在重取向区间的突然减小,说明了Г42相中自旋的亚稳态;磁滞回线中较小的矫顽力和矩形的磁滞回线,证明了Nd Fe O3在Г4和Г2相在外场下的磁矩的特殊翻转;最后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重取向过程中自旋的动力学研究,确定了Г42相是自旋连续转动的过程,而不是Г4和Г2的混合相。(3)针对Nd Fe O3中温度诱导的自旋重取向,利用透射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观察了重取向过程中自旋激发频率、振幅以及偏振方向的变化。在重取向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反铁磁模式频率从Г4相的0.485THz逐渐减小至相的Г4相0.456THz。根据AFM模式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的偏振方向,我们确定了自旋重取向过程中反铁磁磁矩方向的变化情况。(4)通过THz-TDS和磁滞回线研究了Nd Fe O3中磁场诱导的自旋重取向转变。由于Nd3+离子沿不同方向的磁化率不同,使得磁场诱导的Nd Fe O3中Г4和Г2之间的重取向转变存在各向异性,与外加磁场的方向密切相关。在a轴方向存在外场诱导的Г4到Г2的重取向,并且重取向结束的临界场与温度有关,我们确定了不同温度下所需要的临界场大小。Nd Fe O3在磁场诱导自旋重取向方面的各向异性,有望在自旋记忆器件的开发上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