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谷秧歌修辞艺术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戏曲与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的大小地方戏曲有三百六十多种,可谓是戏曲艺术的宝库,太谷秧歌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1984年,原太谷县文化局局长郭齐文、作曲家陈建民和太谷秧歌老艺人王效端(艺名“香蛮旦”)就编写了《太谷秧歌》一书,首次对太谷秧歌进行了全面介绍。此后,对太谷秧歌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不过,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音乐、民俗、舞蹈、太谷秧歌的起源等方面,对太谷秧歌的语言很少涉及。本文从方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太谷秧歌语言的修辞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一、绪论。简述太谷秧歌的发展历程及名称界定,指出太谷秧歌研究现状及不足,说明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介绍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展示太谷秧歌的声韵调系统。二、太谷秧歌语言的总体特征。通过对太谷秧歌语言和太谷方言的比较,突出太谷秧歌语言的特点。三、太谷秧歌的语音修辞。本章依据《太谷秧歌剧本集》中的剧本以及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太谷秧歌》中演员的演唱,分析响声词语的选用及表现功能,归纳太谷秧歌的韵辙,探讨衬词、谐音的修辞效果。四、太谷秧歌的词语修辞。本章从方言词语的选用、寻常词语艺术化、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的选用三方面研究太谷秧歌的词语修辞艺术。五、太谷秧歌的修辞格。本章对《太谷秧歌剧本集》中的210个剧本进行了地毯式扫描,归纳其中主要的修辞格,深入细致地分析其修辞作用。六、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语言在人际交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自古以来就是演讲学家,修辞学家,以及后来的语言学家的研究焦点。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作为语用学领域内两个重要理论,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0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引物,共扩增条带154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14条,多态性条带143条,非多态性条带11条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45例,对其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45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
基于复域灵敏度分析技术,提出了静力模型修正方法。利用复变量求导法建立了模型修正过程中参数灵敏度的高精度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静力测试信息的模型迭代修正格式。对基于模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韩、泰两国学生汉语话题句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汉语话题句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句子,这类句子从句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礼貌理论问世以来,礼貌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不礼貌现象,尽管也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却没能引起学者的足够关注。直到1996年Culpeper首
易位是口语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受到众多语言学者的关注。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易位句的类型、特点、形成动因的探讨。对于易位句的形成动因,研究者从功能和句法的角
自然语言中量词有一定的辖域,在含有一个以上量词的句子中,线性结构不足以决定多个量词的相对辖域,因此这类句子就可能会出现量词辖域歧义。文章以这种语言现象为出发点,选取
高分子物理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探求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揭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基本规律。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应该包含3个层次:通过分子运动联系的"分子结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