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治理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直接反映。基层公务员作为推动各项大政方针在基层落地的核心要素,肩负着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历史重任,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行政能力、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否真正实现精细化、智能化。不论是基层公务员行政能力低下,还是“为公不为”现象频发都和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缓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切实提升基层公务员行政能力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课题。根据对L县基层公务员所进行的MBI-GS问卷调查结果以及SPSS25数理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可以明确,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各项基层工作新要求的提出以及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贯彻实施,L县基层公务员在角色转换和工作负荷之下已呈现出中度职业倦怠。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基层公务员工作效率低下,激化干群矛盾,影响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结合个案访谈的结论以及对L县基层公务员学历、薪资、职务级别、工作性质四个方面的差异性分析可以得知,导致L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除了以往研究中主张的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的诸多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L县基层公务员在诸多基层工作新要求的高压之下所产生的生理疲惫,以及在工作层面中因为诸多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等不良之风的桎梏所产生的精神耗竭。通过对L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总结研究,可以提出解决L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建议,即个体层面、工作层面、组织层面三个维度之间互联互通的政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