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篮子工程”从被首次提出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菜篮子”作为连接市民和农户的纽带,其价格水平变化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更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菜篮子商品零售市场采取现货交易,交易数量小,价格容易受到季节、天气、生产条件、供求关系、批发价格、市场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较于其他商品来说,菜篮子商品的价格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菜贵伤民”和“菜贱伤农”的现象经常交替发生。菜篮子商品零售市场的特殊性导致菜篮子商品的价格变动是无法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是其他相关的价格指数来反映的,因此,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单独构建一个指数对菜篮子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刻画和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本研究从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并根据提出的理论编制方法进行了实证应用和分析。本研究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项:第一,本研究对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构建的意义做了阐述,并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国内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情况做了详细梳理,确定了本研究所使用的基本编制方法,即加权平均数指数法。第二,针对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编制的原则、菜篮子价格指数体系的构成、菜篮子代表商品的选择、基期的确定、采价点的选择、编制公式与编制方法、编制权重的确定以及缺失值的处理八个方面探讨了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科学的编制出了一整套云南省菜篮子价格指数体系。第三,基于提出的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理论编制方法,本研究利用云南省现有的菜篮子商品价格数据进行了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编制应用与分析。首先,使用Excel和R语言对2015-2017年云南省菜篮子商品价格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取了2016-2017年的云南省菜篮子商品价格数据进行云南省及各州市菜篮子价格指数的实际编制,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理论编制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其次,根据人均GDP的大小选取了昆明市、昭通市以及全省这三个地区,研究其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发现,同一地区的大类价格指数在价格变动趋势以及价格波动幅度上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菜篮子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间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