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减少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和激励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监管力度的作用,因此资金配置更有效率。目前国内的学者倾向于通过构造“系”族企业来研究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本质上是研究一个终极控股股东与众多上市子公司之间的资金配置问题。本文将从上市公司业务分部角度出发来考察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借鉴外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方式,对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过程和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内部资本市场在运作过程中受到的内、外部影响,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出影响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掠夺行为、管理层的代理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本文以2009—2010年我国连续两年披露分部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从总体上看,约有一半的上市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率的;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较低;采掘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较高。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越低;少数股东权益比例越高、监事会规模越大,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则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