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促毛发生长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f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发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却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该病在我国男性的患病率高达20%,女性患病率则高达6%。目前公认的治疗药物,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虽具有治疗效果,但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较大。侧柏叶是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干燥的细嫩枝与叶片,是中医药治疗脱发的外用方中使用频率次数最高的组方药之一。其生发功效在《肘后方》、《本草纲目》、《中华本草》等多本中医药古籍名著中均有记载。现代研究表明,侧柏叶中的总黄酮及挥发性成分都具有生发效果,挥发油成分效果更佳。截止目前,侧柏叶生发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仍未被完全揭示,这给侧柏叶作为生发良药的临床拓展带来了极大不便。因此,本研究以侧柏叶挥发油的生发疗效为出发点,在对侧柏叶挥发油成分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预测了侧柏叶挥发油治疗脱发的物质基础和潜在靶点。通过C57BL/6小鼠体内实验和人毛囊真皮乳头细胞体外实验,探究了侧柏叶挥发油对毛发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最终借助蛋白组学技术,从蛋白水平上深度揭示侧柏叶挥发油促小鼠毛发生长的作用机制,为侧柏叶挥发油治疗脱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潜在临床靶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侧柏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亚临界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分别制备了侧柏叶挥发油,并与侧柏叶粉末分别进行GC-MS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任意检测物中相对峰面积大于0.5%的化学成分进行搜库比对,共鉴定出58种化合物。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率最高,为6.31±0.10%,其次是亚临界萃取法,为3.02±0.20%,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率最低,仅为0.55±0.15%。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24.34%)、γ-松油烯(9.24%)、β-石竹烯(7.38%)、α-律草烯(5.53%)、月桂烯(5.44%)等,以单萜类(49.5%)和倍半萜类(27.46%)化学成分为主;亚临界萃取法萃取物的主要成分为为桑达海马酸甲酯(13.88%)、8(14),15-异海松二烯-3-醇(9.56%)、异海松烯醇(7.03%)、大香叶烯(6.84%)等,以醇类物质为主(25.92%);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物主要成分为丹尼尔酸(14.92%)、桑达海马酸甲酯(11.09%)、大香叶烯(8.13%)等,以酸类(23.51%)和酯类(20.05%)物质为主。三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差别较大,其中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挥发油化学组成与侧柏叶粉末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最为接近,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具有较强皮肤渗透性,更适合于作为外用药物。(2)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综合TCMSP数据库、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侧柏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及已有文献报道的侧柏叶中具有促毛发生长效果的化合物成分,对侧柏叶及其挥发油促毛发生长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从收集到的34种化合物成分中筛选出19个潜在活性物质,化合物成分-脱发共同靶点72个。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杨梅素、异海松烯醇和红松内酯等化合物可能通过AKT1、IL6、VEGFA、INS和STAT3等关键靶点,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等,实现促毛发生长作用。(3)借助C57BL/6小鼠自身的毛囊生长周期特性,在毛囊生长的第二个休止期,构建小鼠脱发模型,评估了侧柏叶挥发油的促毛发生长活性。结果表明,在15%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侧柏叶挥发油以浓度增长依赖的方式促进小鼠毛发生长。综合毛发生长评分、毛干长度以及皮肤组织HE染色后的显微观察,10%浓度的侧柏叶挥发油已经具有显著的促毛发生长效果。q RT-PCR和WB实验检测,10%侧柏叶挥发油处理组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中,β-catenin、p-GSK3β、Lef-1、Gil-1、Patched、Smo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相应蛋白表达量增加。侧柏叶挥发油增强了小鼠背部皮肤的Wnt/β-catenin和Shh通路的信号表达,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小鼠毛囊从休止期到生长期的生物进程,促进了毛发生长。(4)通过人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探讨了侧柏叶挥发油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和毛发生长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柏叶挥发油能够显著促进人毛乳头细胞的增殖,50μg/m L时细胞增殖活性最强,碱性磷酸酶活力旺盛,毛乳头细胞在S期和G2期的积累增加;侧柏叶挥发油处理显著上调了人毛乳头细胞中β-catenin、p-GSK3β、Lef-1、Gil-1、Patched、Smo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蛋白表达量。揭示侧柏叶挥发油通过激活Wnt/β-catenin和Shh/Gli-1信号通路增强了人毛乳头细胞的增殖,进而调控毛囊生长周期,促进毛囊发育和毛发生长。(5)借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无标记定量分析法,对侧柏叶挥发油干预处理7天、15天后的C57BL/6小鼠皮肤组织蛋白提取物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从对照组C0、C7、C15和实验组EO7、EO155组15个样本中鉴定到4677个蛋白,33574条多肽。EO7/C7和EO15/C15组间分析分别筛选出641个、744个差异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和分泌物中,以及线粒体和质膜上。Rpsa、Cct5、Eif3g、Eif2s1、Cct4、Eef1b2、Rpl22l1、Rpl38、Kars、Krt17、Krt25等蛋白可能通过参与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信号转导、伴侣蛋白等生理过程,在侧柏叶挥发油促进毛发生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侧柏叶挥发油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具有较强的皮肤渗透能力,更适宜作为外用药物,并通过激活PI3K-Akt、AGE-RAGE、JAK-STAT、EGFR、Wnt/β-catenin和Shh/Gli-1等多条信号通路,刺激毛囊从休止期到生长期的转换,促进毛囊发育,从而促进毛发生长。研究结果为侧柏叶挥发油治疗脱发市场化产品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也为深入解析侧柏叶挥发油促进毛发生长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强调以探索阅读为核心,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确保学生阅读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推广群文阅读方式能使学生形成快速阅读能力,由此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入群文阅读,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最大化实现阅读活动的价值。
目的 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的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分为尿失禁组(n=84)与非尿失禁组(n=174)。采用lasso回归的方法筛选影响HoLEP术后尿失禁的预测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合适的模
群文阅读突破传统单篇精读教学模式的窠臼,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效率。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从精准定位议题,多层次搭建阅读空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群文教学形式,拓展群文教学视野等方面探讨相关策略。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提肛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提肛运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2组护理疗效,记录护理前后疼痛、出血、水肿、肛门坠胀等症状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统计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
罗迪恩·康斯坦丁诺维奇·谢德林(Shchedrin Rodion Konstantinovich)是二十世纪苏俄时期最重要、最具有创作魅力的作曲家之一,是一位集传统性、现代性、民族性为一身,且具有个性化艺术魅力,并深受传统复调音乐熏染的现代乐派作曲家。谢德林在创作中广泛运用了自由复杂的对位法和调性的扩展等技术,以及将其的情感表达通过俄罗斯民间音乐基因在其传统与现代的作曲技法中表现出来,形象且深刻的
无患子皂苷是新兴的天然植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安全、温和等优点。其含有丰富的皂苷类化合物具备独特的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功效,在日化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无患子皂苷的提取方式、提取条件和提取效果;并简单论述了其和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时的泡沫性能,为无患子皂苷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实施单元主旨引领下的单课教学,力求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提炼出单课教学主线,梳理单元与单课、单课间课目的关系,把握单课的核心关键问题,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本文以“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为例,分别从单元主旨与单课教学主线的关系、教学逻辑的把握、教学设计等方面阐述笔者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总结与反思。
<正>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此,深度学习的研究成为了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自统编版教材投用以来,在“1+x阅读”理念的导向之下,我们发现整合型、结构化的群文阅读,可以为深度学习的推进提供有效的实施载体和实践场域;通过群文的议题提炼、组元建构以及多文本的观照阅读、比较思辨,能够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期刊
对我国川滇无患子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选出无患子苗期生长的优良家系,为无患子优良家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云南省川滇无患子分布区域采集25个不同家系果实,将采集的川滇无患子种子播种后,定期对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川滇无患子25个家系之间的平均地径和平均苗高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地径和苗高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保山2号”的平均地径最优,苗高每个阶段最优表现不一致,最差表现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能力是无源之水;能力是由知识积累转化而来的结晶,是具体知识被遗忘后剩下来的、能带走的、可再生的东西。学科核心素养回答的正是“高中历史学习最终能给学生留下的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高一阶段,知识量大与课时量少的矛盾迫使一线教师不得不对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加以权衡;高二、高三阶段,课时量相对富裕,为能力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一线教师应勇担让核心素养落地有声的责任与使命,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