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性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即使考虑其它发病危险因素后,男性性别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子,这提示雄激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近年来老年男性中雄激素水平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心力衰竭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的最后共同通道,发病率日益增高,是65岁以上者住院的重要原因,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有关心力衰竭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我国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调查,并与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的同龄男性组进行对比观察,了解心衰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及其与心功能和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 目的:通过对我国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的测定,了解心衰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及其随龄改变。 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选自北京、上海、山东5家医院2002—2004年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男性住院患者共100例,年龄在60—87岁之间,平均年龄70.35±8.63岁,均符合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以上,经治疗病情稳定,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均无内分泌系统疾病,且未用过激素类药物,排除前列腺癌及其它肿瘤。留取其清晨静脉血,低温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计算其均值并与同期进行的我国成年健康男性性激素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相应年龄组的老年健康男性进行比较。 结果: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以及≧70岁两组。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的TT、FT、E2水平与同龄健康男性相比明显降低(P<0.01)。LH、FSH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