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结合--析林语堂译本《浮生六记》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是两种处理文化方面问题的翻译策略。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受到译者的目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的人生和文化态度以及读者的期待等的影响。林语堂的翻译策略与其的人生和文化态度息息相关,他有选择、有策略的向西方传递中国经典文化,使异化和归化策略有机结合。   本文旨在探讨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中的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达到对中国译者翻译作品时的一个启示。本文通过对异化和归化策略的回顾,《浮生六记》小说的简单介绍,林语堂和该译本的相关内容的阐述以及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提出译者巧妙的将其翻译思想融合在《浮生六记》的翻译中。由于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也深深的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文化因素的分析,林译本在这些文化因素影响下能够做到异化和归化的完美结合,更体现了此译本的研究价值。   林语堂作为一名闻名于世的文学家,不仅创作了很多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也翻译了很多中国古代的一些作品。而《浮生六记》就是他最得意的翻译之作。文章通过对林语堂生平和作品的一些简单介绍,阐明了他在翻译方面的态度和观点,即追求“信,达,美”。他讲究翻译作品要“传神”,应该富有“性灵”之美。他翻译的《浮生六记》是一部体现了他深厚功力的一部作品。其中人名,地名,节日,度量单位,成语等的翻译,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灵活应用。   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合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形势,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将两者结合。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向翻译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判断和衡量原文本和目的文本的等值翻译的等值度问题,进而借以实现原文本和目的文本的等值翻译。这个等值度概念,也即是“Va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