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国际化既需要生产国际游客消费的服务,又需要寻找以及创建用于组织和传播这些服务的业务环境(Gorcheva,2011)。目前的研究主要从产业角度(即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角度)出发,研究目的地旅游国际化程度,构成当下旅游国际化的主流研究学派。这些研究关注产业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然而却忽略了国际旅游企业与目的地之间的联系。这一联系具体可以解释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目的地供给层面的国际化程度;第二是忽略了目的地作为承载体与国外城市产生的国际旅游业务。本文试图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八个类别的国际化旅游企业在中国50个主要城市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将其与基于产业基础的城市旅游国际化表现通过相关性、多元回归、标准化残差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力图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城市的旅游国际化发展现状。在测量中国50个城市PDI与BEI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对中国城市的国际旅游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又基于国际旅游空间网络连接度,通过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的城市联系,利用城市网络连接模型EICCi对每个城市的国际空间联系度进行测算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50个入境旅游城市与全球68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网络连接效率,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个中国城市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差异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整体吸引国际游客和吸引国际旅游企业上差异程度较小,但具体到单个城市来说,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国50个样本城市在吸引国际游客和国际旅游企业上存在一定的集聚模式。基于国际旅游空间网络连接度的中国城市差异分析表明:中国50个城市之间的连接度具有显著的梯队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