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旅游国际化发展程度空间差异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国际化既需要生产国际游客消费的服务,又需要寻找以及创建用于组织和传播这些服务的业务环境(Gorcheva,2011)。目前的研究主要从产业角度(即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角度)出发,研究目的地旅游国际化程度,构成当下旅游国际化的主流研究学派。这些研究关注产业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然而却忽略了国际旅游企业与目的地之间的联系。这一联系具体可以解释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目的地供给层面的国际化程度;第二是忽略了目的地作为承载体与国外城市产生的国际旅游业务。本文试图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八个类别的国际化旅游企业在中国50个主要城市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将其与基于产业基础的城市旅游国际化表现通过相关性、多元回归、标准化残差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力图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城市的旅游国际化发展现状。在测量中国50个城市PDI与BEI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对中国城市的国际旅游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又基于国际旅游空间网络连接度,通过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的城市联系,利用城市网络连接模型EICCi对每个城市的国际空间联系度进行测算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50个入境旅游城市与全球68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网络连接效率,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个中国城市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差异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整体吸引国际游客和吸引国际旅游企业上差异程度较小,但具体到单个城市来说,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国50个样本城市在吸引国际游客和国际旅游企业上存在一定的集聚模式。基于国际旅游空间网络连接度的中国城市差异分析表明:中国50个城市之间的连接度具有显著的梯队化差异。
其他文献
通过对高考数学新课程全国卷“不等式选讲”内容的考查进行三方面研究,试图引导中学数学教师系统了解其考查特点、考查形式及考查难度,明确备考方向,并对试题设计的其他角度进行
留置措施作为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监察法》的出台,其适用初步具有了法律依据基础,但作为一项涉及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留置措施在立法和实践层面仍存在着对人身自由可能带来侵害的诸多问题:诸如留置措施适用条件规定模糊、留置措施救济路径不力以及留置措施的期限和场所设定不够明确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对留置措施相关制度进行严格规制和合法实施,成为留置措施法治化要求的应有之
2018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出台,同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集中统一、高度权威的监察体制确立,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据,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加强党的领导和反腐败斗争所进行的一项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将检察机关中的反贪、反渎和综合预防部门划分出来,与纪委合署办公,形成新的反腐败斗争力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