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建材内甲醛扩散过程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w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度板、刨花板、木质地板等各种建筑及室内装饰装潢用材料广泛使用,在室内散发出大量甲醛,对人有强刺激、神经伤害和致癌作用,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低劣。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特征是污染范围广、污染时间长和生物毒性大。因此,理解多孔建材内甲醛扩散及散发规律,从而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水平,已成为国内外建筑环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将对甲醛在多孔建材内扩散及温度耦合下的甲醛传递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基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对多孔建材内甲醛的热质耦合扩散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考虑了温度梯度引起的传质Soret效应和甲醛分压力梯度引起的传热Duffour效应,建立了建材内甲醛扩散过程的传热传质耦合模型。该模型中,热量传递机理在多孔建材内由分子导热热流和扩散对流热流组成,在多孔建材表面由与空气间进行的对流换热组成;质量传递机理在多孔建材内部由质量对流和扩散组成,在多孔建材表面由对流传质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温度场耦合下多孔建材内甲醛扩散过程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实际甲醛扩散过程的定解条件;对多孔建材内甲醛扩散过程涉及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温度场对质迁移系数,迁移系数,热质迁移系数和表观导热系数的影响。   为分析建材孔隙特征及孔隙微观结构对甲醛扩散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甲醛在多孔建材中扩散传质过程的分形模型。利用分形几何方法描述了多孔建材分形结构的几何特征及表面分形维数;采取分离变量法,得到了甲醛在分形多孔结构中扩散方程的理论解;模拟了不同表面分形维数和分形子谱维数下甲醛在多孔建材中的扩散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同类型建材中表面分形维数增大代表更大的孔道网络比表面积,直接导致甲醛污染物在其中有效扩散系数下降;分形子谱维数用于描述甲醛在多孔建材中扩散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体现了多孔建材内孔隙结构的连通程度;综合两者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描述甲醛污染物在多孔建材中的扩散传质现象。   对温度和甲醛在多孔建材内的耦合传递过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温度梯度与甲醛浓度梯度方向一致时,传热传质相互促进;温度场稳定所需时间远小于浓度场稳定所需时间;温度梯度和换气次数越大,传热和传质速率越大;在1h-1换气次数下,较大温度梯度将导致较差室内空气品质。当温度梯度与甲醛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时,传热和传质相互削弱;温度场稳定所需时间仍小于浓度场稳定所需时间。建材底部加热耦合间歇通风方式去除多孔建材内甲醛更有效,新房入住之前采取该措施,可显著提高入住后的室内空气品质。   此外,本文还考虑兼顾温度梯度与浓度梯度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多孔建材甲醛散发过程测试试验台,对不同温度条件下中密度板、高密度板和刨花板的甲醛散发过程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类建材的甲醛扩散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梯度增大导致甲醛散发量显著增大,但初始可散发甲醛浓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则因建材不同而有所区别;温度梯度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同时,建材内部温度场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在30min以内;温度梯度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时,建材内部温度场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在180min以上;相同温度梯度大小下,不同温度梯度方向导致室内甲醛平衡浓度相差约2倍左右。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其他文献
在土木结构的振动控制领域,负刚度半主动控制与隔震支座被动控制的混合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能有效减小隔震结构的反应,是一种土木结构高性能减震的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跨越众多河流、沟谷,设置了大量渡槽作为输水或排水建筑物,预应力多纵梁渡槽是其中典型的结构形式之一。考虑排水渡槽汇流面积广、过水流量大,结构尺寸远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一大批工程结构,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大跨度桥梁、大型水
目前在中国铁路桥梁的工程建设实践中,大跨径连续钢构这种桥梁结构形式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截面梁因其优美的外形,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构造功能而被普遍采用。
下沉板式卫生间现已广泛的应用在住宅建筑中。但由于建筑功能要求及设计的需要,为了避免下沉板周围的梁暴露在室内等显露位置,影响审美美观。实际工程中常会出现将暴露在室内
酸性侵蚀和硫酸盐侵蚀是组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此外,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某些功能指标,因此粉煤灰已经在许多工程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新兴建筑形式中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空间结构中,预应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弦支穹顶结构正是这种技术应用的典
本文针对2006年2月牡丹江流域发生水节霉污染事件后,水节霉每年1~2月份在牡丹江最大支流海浪河河夹村大坝河段附近仍有少量存在,成为牡丹江流域水质安全的一大隐患问题,对水节霉
滑坡是人类遭受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对潜在的滑坡体进行安全性评估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以武汉龙泉山生态园中,400 m3水池引起山体滑坡的安全性评价为研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