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的固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些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知,即相异构想。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不仅会影响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会影响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相异构想,那么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须了解学生的相异构想,并帮助学生实现相异构想的转变,构建科学概念。本文选择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作为研究内容,采用二段式选择测验,对学生的相异构想进行初步探查。因为盐类的水解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并涉及较多概念的综合运用,所以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相异构想。根据探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关于盐类水解的相异构想普遍存在;(2)高中生关于盐类水解的相异构想内容多样,分布不均匀;(3)学业水平高的学生出现相异构想的概率不一定低;(4)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存在的主要相异构想相似,但种类不完全相同。依据探查结果,本文还对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教师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在观念上应重视学生的相异构想;(2)规范教学过程,减少因教师教学不当而造成学生相异构想的产生(3)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