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可以发现金融市场相对于银行体系的份额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股票、债券等基础证券品种的发展,随后出现的是资产证券化。中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银行体系融资为主,在银行融资阶段,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是持有银行存款。但如果从资产支持证券的角度和保险资金运用角度提出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在资本市场发展阶段,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逐渐多元化,开始投资股票和债券,进入资产证券化阶段。由于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对于培育资产支持证券在中国的投资市场也是至关重要的。毋庸置疑,资产证券化对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意义深远。本文拟对现有成熟市场资产证券化进程及其为保险公司提供的参与机会进行研究,借鉴其经验,进而对中国保险业的资产证券化进程及保险资金投资机会做出若干判断与相关建议。本文《从证券化参与者角度探讨我国保险业证券化过程》,首先简要介绍证券化的相关知识,包括:资产证券化起源、发展、流程及参与者。然后就保险公司如何借助资产证券化迅猛发展的“春风”,参与到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进行仔细的探讨,并研究列举实施的多种方法。其中,阐述目前需求最强烈的巨灾保险,但由于承保风险过高,我国幅员辽阔、地表情况复杂,再加上我国缺少有关巨灾发生的历史数据,保险公司一直没有推出该险种。利用证券化过程,发行巨灾债券,能够有效的解决保险公司承担过高风险的问题。并借鉴了随机模拟理论,效用函数、代表性代理理论的相关知识,推导出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再次,分析了证券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风险、法律、会计、税收、监管方面的限制。事实上,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共同努力下,保险公司发展证券化所遇到的制度上的这些障碍正在逐渐的变小,直到最后法律、法规将完善,适应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化的实施。最后展望我国保险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良好前景,作为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对于保险公司来讲是最容易实现,因为“国十条”中已经允许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制的前提下,投资证券化产品。为发行证券化产品的企业提供财务保障服务,作为外部信用增级机构,也是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发展的业务。要成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人,保险业界和理论界也早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保险公司再利用有效的内部增级手段,提高产品的信用评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实现的保险公司发起证券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