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大鼠骨骼肌挫伤后组织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8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针刺对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病理改变的影响、不同时期骨骼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的变化和胶原纤维变化的影响,了解针刺对骨骼肌钝挫伤愈合进程和质量的影响,进而探讨针刺促进骨骼肌钝挫伤愈合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2%戊巴比妥钠0.2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对大鼠右后肢腓肠肌内侧面实施钝性打击伤,然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损伤处进行针刺治疗,一组待其自然愈合。在损伤后即刻、第1天、第2天、第4天、第6天分别处死大鼠并取损伤处肌肉,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损伤处肌肉的病理变化,用Mallory三色染色法观察分析损伤肌肉的胶原纤维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含量。研究结果:1)从HE染色光镜结果来看,与自然愈合组相比,在损伤后最初几天炎症反应最为活跃的阶段,针刺治疗组损伤区域炎性细胞浸润更为集中和明显。针刺治疗组新生肌管出现较早、数量较多;在损伤后第6天,针刺治疗组大鼠损伤处肌纤维排列规整致密,炎性细胞消散,未见明显瘢痕形成,损伤处基本愈合。而自然愈合组大鼠损伤处肌纤维仍有水肿,排列松散,变性坏死处纤维结构未恢复,仍有炎性细胞浸润,并开始有瘢痕形成。2)针刺治疗组与自然愈合组在损伤后第1天均有肌卫星细胞出现,针刺治疗组PCNA阳性的肌卫星细胞核数目在大鼠伤后第2天时达高峰,而自然愈合组在伤后第4天达高峰,两组PCNA阳性的肌卫星细胞核数目在大鼠损伤后第6天均下降。在损伤后第1天、第2天、第4天,针刺治疗组PCNA阳性的肌卫星细胞核数目均比自然愈合组多,且在损伤后第2天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采用针刺治疗后,骨骼肌修复组织的胶原纤维阳性数在损伤后第6天明显升高,与自然愈合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自然愈合组则呈整体上升缓慢趋势,两组的胶原纤维在伤后4天内没有显著差异,6天内两组的胶原纤维都呈上升趋势。结论:1)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早期,针刺能促使炎症反应早期出现和及时消退,从而加速坏死组织的清除;针刺治疗能够加速胶原纤维形成及稳定。2)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针刺能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及其高峰期提前,促进肌肉再生。3)骨骼肌钝挫伤后实施针刺治疗,能够加速损伤部位的骨骼肌再生,加速组织愈合的进程。
其他文献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世界COPD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大量报道显示,COPD致死率呈逐年升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海外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这种趋势还将延续下去。本文论述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分析了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失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本文系统回顾了古今中西
警察体育实战训练课是公安类警察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具有身心全面发展,具备擒敌实战能力的合格公安人才的重要课程。本文就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对相关职业技能的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 ,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究其原因 ,传统的科层制在现代社会中暴露出的缺陷是其内在因素 ,经济全球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
论述网络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检索系统选用,检索结果,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瓦尔德内尔的制胜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竞赛作风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他在乒坛赛场上长期保持高超技、战术水平,战胜对手的主
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及临床数据挖掘分析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中西医对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名老中医对于排卵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第二部分为临
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中
目的迎随补泻源自《内经》,《难经》对此亦有阐述。历代医家对此也有所发挥和不同的见解,而近代对迎随补泻多作狭义的解释。因此,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理论上深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