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了二十个发展年头,中国互联网企业还在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惊人的发展速度吸引着全球创业资本的注意。据清科统计,2015年国内创投市场约三分之一的投资事件发生在互联网行业。而随着创业投资对互联网企业估值的理性回归和资本市场的冷却,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投资支持下的成长逻辑再次受到普遍关注。由于互联网企业成长经营模式有别于传统行业,关于创业投资对互联网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以2014年8月到2016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的182家PC端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创业投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在创投支持企业中进一步探索创业投资的各种投资属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整合互联网企业估值、成长规律、投资逻辑及网络影响力等相关理论,建立了包含财务指标和无形资产指标两大维度的互联网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基础上构建创业投资对互联网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创业投资对互联网企业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知识产权数量、网站影响力所带来影响的各项假设。在实证研究中,首先通过统计描述、均值比较分析、相关性分析初步分析了互联网企业经营特点以及创投持股对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接着针对企业财务数据指标和无形资产指标的特点分别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和截面回归模型。对每种绩效指标,本文均使用两种因变量分别回归,力求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和说服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创业投资对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能力、知识产权当中的商标权数量、网站影响力具有正向作用,并且后两者的作用是显著的。而创业投资对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于运营能力则没有发现显著影响。创投的持股比例越高,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创投的声誉越高,企业的成长能力越强,拥有的商标数量更多,并且网站的影响力更强;而创投的累计投资金额越高,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网站影响力越差,但后者不显著;另外,创投的持股时间越长,互联网企业拥有知识产权数量越多,且其中商标权显著越多。从研究结论可以发现互联网企业具有前期盈利差、成长快的普遍特点,而无形资产、平台知名度、网站流量对企业整体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创业投资对互联网企业积极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无形资产指标方面,但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创投长久的陪伴。累计投资额的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网站影响力,可能是创投持股企业采用了更激进的扩张行为,但成本的扩大高于收入的增长,“烧钱模式”风险尤存。最后,针对新三板制度建设、互联网企业经营和创投投资分别提出了现实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