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土地的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必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使大量失地农民产生。以土地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方式是中国农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土地的丧失,使失地农民的养老即“老有所养”问题现实的放在了我们面前。
本文首先加强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理论研究,其次对国内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举措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现状,并寻找存在的问题。
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作者走访了宜兴市的相关职能部门,并与当地失地农民进行了相应的交流,查阅了有关当地的统计文献资料,了解了宜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目前所采取的养老方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和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覆盖情况,对相应的政策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
本文通过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应对措施。认为现阶段应不断提高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认识,加大养老基金投入,提高待遇,同时促进就业。更重要的是应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逐步构建全国性的与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互通的全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只有与时俱进,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才会保证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得到稳定持续发展,使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