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人决策行为的居住地选择模型及应用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机动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大城市正处于空间集聚与分散并存、城市发展方向不确定的城市化加速时期,引导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向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定量描述城市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一直是此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本论文从描述个人决策机制的新角度出发,在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模型框架下,研究了城市居民居住地选择行为的建模、算法及实例应用。论文首先回顾了离散选择模型理论的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基于极值分布和基于正态分布两类离散选择模型的建模基本思路、经典模型和发展沿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基于极值分布的离散选择模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论文进一步针对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利用离散选择模型中GEV家族模型的建模机制描述城市居民对居住空间分布的选择行为,分别讨论考虑个人特性差异和家庭出行链特征的改进模型。同时,对模型的主要数学性质和影响城市居住地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上述模型的标定,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模拟数据抽样的极大似然函数法,对其中提高模拟数据可靠度的拟随机抽样序列的形成和拟牛顿法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结合大连市实例,设计了一套Visual C++与Access数据库相结合的程序实现构架,探讨了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步骤和注意问题。本论文最后在讨论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方法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模型框架,并讨论了本论文所建立模型在框架中的作用。本文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一体化规划模型的建立及其关键技术环节的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介绍了6S管理的作用,主要阐述了6S实施过程中的重点要素。作为基础性的6S管理工作的落实,能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从而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近郊区农业分享城市资源并向资本、科技、信息密集和土地集约型发展的内在动力日趋强烈。然而,都市农业形成和发展时间不长,还属于新兴产业
<正>江苏省如皋市牧野水产养殖场近几年来一直从事甲鱼养殖,从进蛋→孵化→温室饲养→外塘饲养→上市。2008年还承担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高效渔业
期刊
<正>最近读张华杰、余慧娟的《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教育学——雷夫.艾斯奎斯2012北大演讲记》(《人民教育》2012年第8期),很有感触,特别是雷夫老师对于教育常识的践行很值得学
期刊
<正>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当下,一直有专家学者在探讨人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也是课程改革再出发的逻辑起点。义务教育应当"素养"取向,这一点毋庸置疑。
<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重庆市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这就决定了重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选择,应该是教育资源的均
从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现状及严重性出发,探讨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交通事故预防与应对策略。
在当前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克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题至关重要。文章深入剖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的投融资问题,以项目区分理论为指导,将城市
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国内民族矛盾,增强各民族对所在国家的认同,防止民族分裂,是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国家都必然面临的问题。文章选择与我国相邻的中亚五国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