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陷阱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翻译研究的文化翻译理论,具体探讨翻译中的文化陷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旨在为今后文化陷阱翻译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而文化交流就必须通过翻译,当前的翻译研究就已经从传统的标准方法转向文化研究理论,尤其以Eugene A.Nida,Susan Bassnett,及Lawrence Venuti等著名学者为代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转向为文化陷阱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本文重点列举了归化与异化这对处理文化翻译常用的策略,探索如何处理由于中英文化巨大差异而产生的翻译陷阱,具体包括语意陷阱及文化缺省中存在的陷阱。在翻译策略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量翻译中的文化陷阱的综合研究,并结合《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作为案例,分析并归纳了翻译实践中可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重点例举了省略原有形象法、部分保留原有形象法、借用法、加注法、增译法、释意法等数种翻译方法,直观地说明如何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此外,本文特别强调了译者不仅应具有双语知识,还应具备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以客观负责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差异,肩负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责任。
其他文献
一1919年,施耐德公司迎来了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一年,一位名叫邓希贤的年轻留学生来到施耐德的工厂,开始了他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生涯。多年之后,这个年轻人的
诺德SK 500E NORDAC PRO是适用于多种驱动应用场合的变频器。它具有多种功率范围,其功能可以通过嵌入式选件模块进行扩展。该变频器通过可变冷凝理念向外散发热量,这种方式能
工博会期间,在人潮涌动的西门子展台,我们不仅近距离体验到西门子“数字化双胞胎”为离散与过程工业客户带来的价值,还深入了解了诸多的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基于云的物联网操作
"语言批判"这一哲学概念是由毛特纳提出的,维特根斯坦又对其进行了批评与发展。虽然两者旨趣不同,但可归纳出两个共同点:(1)批判的动因皆出于对语言不能表述真理的失望;(2)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