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mai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人们逐渐摆脱仅依靠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转向智能化、传播速度更快、信息内容更丰富的网络应用渠道。据目前现状来看,微信自2011年诞生以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然而社交媒体它作为一种文化工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特别是当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评价越来越依赖媒体建构时,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受到媒介影响。为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社交媒体使用对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传播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以18-28岁的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共同探究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在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果。本研究以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因素,分别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调节下对其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调节下,社交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控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条件下,与主观幸福感并不是显著相关的,社交媒体使用模式显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的影响。并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模式中“与人交流”和“浏览朋友圈”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在浏览朋友圈的过程中,个体会对朋友之间展示的近况形成一种比较,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通过研究,对于微信来说,可以更多的去丰富自身的使用模式,拓展功能,增强自身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在方便人们的生活的同时,提升使用者的幸福感;对于青年群体,在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为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去考虑怎么掌握好度,使其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增添幸福感。
其他文献
我们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就我国经济发展中造成地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热电材料作为一种能源材料,在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一个国家命运的兴衰和这个国家的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国家要想有高质量的教育,这个国家就必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
随着法治的健全,公民和政府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同时也意味着公民和政府的冲突也更加频繁。换言之,政府在进行公务活动触及到公民利益时,难免会导致公民妨碍公务的发生。关于妨
当今社会互联网不断蓬勃发展,给网络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对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还渗透到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演变为文化、
2014年起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从自愿性披露进入到强制性披露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逐渐完善,并受到更多关注。且近几年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中小板市场作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平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和水源。由于我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我省的耕地资源数量有限,显得愈加宝贵,保护好我省的耕地资源势在必行。近日,根据国务院
报纸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对农村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商、快递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技术相对成熟、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智能驾驶技术是将环境感知,路径决策规划、车辆控制技术融合到车辆载体中,以此来提高交通效率与车辆的安全性能。驾驶行为决策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在于:综合
本研究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概况、影响因素以及针对睡眠障碍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和护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