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乾、淳年间理学家辞赋创作论略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os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乾、淳年间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高潮,具体表现为理学思想的多元和理学流派的纷呈。在理学的繁荣期内,辞赋也迎来一次创作的相对高潮期,这时期的理学家们或多或少的从事着辞赋创作,用辞赋来表达自己理学观念和文学见解。本文就是建立在此种文学现象之上,对乾、淳年间不同理学流派的理学家们的辞赋创作进行一次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和微观上的细致分析,理清乾、淳年间理学家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把握理学家辞赋创作的共同倾向和不同特点,以期达到还原文学、历史本真,为辞赋研究的更好进行提供微薄资料的目的。   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南宋乾、淳年间的理学流派和理学家辞赋创作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此外,为了下文更好地分析各流派理学家的辞赋创作,还对这时期理学勃兴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对理学家的文学观和创作实绩做了概览。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乾、淳年间道学派朱熹和楼钥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其中对朱熹的辞赋着力点在其辞赋所具有的典范意义,围绕“典范”两字来展开论述;对楼钥的辞赋则主要把握其辞赋多为律赋的特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对整个乾、淳年间理学影响下的律赋创作的考察。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乾、淳年间湖湘学派张栻和王炎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其中对张栻的辞赋主要围绕其理学思想的“性”和湖湘派的经世致用在辞赋中的具体体现来论述;而对王炎的辞赋则主要围绕其思想偏尊王攘夷和重批判现实的倾向在辞赋中的具体展现来探讨。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乾、淳年间心学派学派陆九渊、袁燮和杨简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其中对陆九渊的辞赋主要针对其立足于本心的理学使命感和道德完善意识来论述;对袁燮的辞赋主要针对其集中再现现实的政治生活来探究;而对杨简的辞赋则针对其“宗经”的倾向导致辞赋作品有了冗余的尾巴来探析。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乾、淳年间浙东学派吕祖谦、薛季宣、陈傅良和叶适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其中对吕祖谦的辞赋关注点主要在其思想的融合性对永嘉事功学派所带来的影响;对薛季宣的辞赋关注点则主要在其重事功、重经世致用的思想指导下,辞赋创作所呈现出的三重门现象;对于陈傅良和叶适的辞赋关注点则主要在于他们对事功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于辞赋中的真实再现。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乾、淳年间杨万里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其在理学和文学双重视角下创作的“诚斋体”辞赋所内含的文学境界、理学境界和文理互融。   结语部分主要对乾、淳年间理学各流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在前五章分析各流派理学家辞赋创作的基础上,对这时期理学家辞赋创作呈现出的总体倾向进行了汇总阐述。
其他文献
《佛说大乘稻芉经》(以下简称《大乘稻芉经》),是解说绿起法则十分透彻的佛教经典;《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为《大乘稻芉经》之汉文疏释,皆是解读该经内容意
《大方等大集经》(以下简称《大集经》),是大乘佛教大集部经典的汇编,它以阐释大乘六波罗蜜法和诸法性空为主要内容,同时含有浓厚的密教色彩。该经由北凉昙无识、北齐那连提耶舍、
小说《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后的又一百回长篇世情巨制,它以两世姻缘为叙事线索,叙述了一个悍妇懦夫、阴阳倒置的婚姻家庭故事。作家西周生通过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审视,
本文选取沙汀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作为研究沙汀小说方言俗语的主要对象。小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当地民风民俗的描绘,具有鲜明的四川民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