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团簇催化调控肺肿瘤氧化压力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072037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纳米团簇(Cu NCs)具有可调控的光学性质,是应用于生物分析、靶向标记及癌症治疗领域的一种生物纳米材料,但其纳米生物效应仍不清楚。在本文中,使用人非小细胞系肺癌(A549)为模型来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稳定结合的Cu NCs的纳米生物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u NCs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导致癌细胞活性下降,且连接RGD靶向肽的BSA合成的RGD-BSA-CuNCs比BSA-Cu NCs被A549细胞摄入量更多,细胞毒性更强。原因是RGD-BSA-Cu NCs通过引发细胞内的类芬顿反应增加了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物的含量,进而导致细胞凋亡。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运用透射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荧光吸收光谱技术对团簇各种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细胞生物学技术验证了其靶向性与纳米生物机制。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RGD小肽修饰的BSA合成具有靶向性的铜纳米团簇,并利用荧光光谱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团簇中铜原子数为13,单个BSA上偶联2个小肽。2.根据RGD-BSA-Cu NCs的荧光信号,确定其对A549细胞中具有靶向性。3.验证铜纳米团簇RGD-BSA-Cu NCs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细胞內吞效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4.RGD-BSA-Cu NCs在一定梯度范围内对癌细胞A549细胞系半数致死率大约为250μmol。5.试管实验验证RGD-BSA-Cu NCs与100μmol\L H2O2混合导致羟自由基的产生。6.RGD-BSA-Cu NCs引起的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性。7.RGD-BSA-Cu NCs引起肿瘤细胞中ROS浓度增高,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8.RGD-BSA-Cu NCs引起肿瘤细胞产生凋亡现象的分子机制。本文将具有生物相容性、靶向性的铜团簇引入肿瘤细胞,其能将肿瘤细胞内弱氧化性的H2O2高效催化成为强氧化性的·OH,进而调节肿瘤细胞内氧化压力的变化,同时由于肿瘤细胞具有于正常细胞对ROS水平更加敏感的特性,从而有选择性、高效率的诱导氧化压力敏感型肿瘤细胞的死亡,进而开发针对氧化压力敏感肿瘤的新型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疮疡灵联合贝复济喷雾剂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67例70处,其中Ⅲ度损伤19处,Ⅳ度损伤51处。疮疡灵联合贝复济者为治
超声加工、激光加工与水射流加工作为三种重要的特种加工方法,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领域。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单一的特种加工方法已
【正】 在阿根廷的外国资本几乎渗透到这个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军事工业和交通、电力、能源等部分关键部门为国家控制外,外国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
当前,全方位教学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展开,声乐教学也不例外。许多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可喜的硕果,撰写了大批论著,但这些探索大多都集中在有关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优化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布局、稳步推进大型水电发展是水利水电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的改革发展重点。水工隧洞承载着引水、输水、排水等重要功能,在
本文从三方面详细地揭示了孤立带电导体恰在净电荷所处的导体表面上的场强的场力。使一般教科书用理想化模型不能回答的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分析了利用中心差分法进行GPS定速时的主要误差来源,证明了当数据采样率一定时,增加中心差分法的点数可减少微分过程中的截断误差,但同时会放大导出相位率的观测误差,得出中
清代江南地区至少有145年发生过疫灾,疫灾频度约54.10%;康熙、乾隆、光绪三朝为疫灾群发期,集中了整个清朝57.20%的疫灾年份;夏秋季节是疫灾的多发季节,约74.60%的疫灾发生在
目的:观察去甲长春花碱(Vinorelbin,NVB)联合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001年2月~2004年1月以此方案治疗2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NVB 25mg/m2,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合成色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甜味剂(糖精钠)和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的方法。方法以WondasilTM-C18柱(5μm,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