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体育运动普及与提高的中间环节。如何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充分发挥课余体育训练的功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总结的课题。颍上县拥有较多的适合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队伍,但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颍上县初中课余体育训练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制约了颍上县课余体育训练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以颍上县初中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以颍上县县直初中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各乡镇自然初级中学共29所初中学校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教练员、运动员及训练的实施与保障三个方面,在对颍上县初中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对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得出了以下相关结论:1、安徽省颍上县初中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女性少,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少;教练员重视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训练动机普遍具有功利性;教练员无训练补助,参加岗位培训机会少;三类学校中,县直学校教练员学历、年龄结构不合理。2、运动员以男生为主,集中在九年级;参加项目以田径、手球、排球为主,参加训练动机以考取省重点高中为主;每年参加比赛次数较合理,对文化课学习有正确的认识。3、运动员输送到省市专业队的较少,输送到其他业余运动队和高一级学校的较多;选才以传统的经验为主;教练员无制定训练计划的意识,训练手段和方法不科学,成绩不显著;运动员家长让孩子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动机是考取重点高中;学校领导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工作,训练经费、场地器材等问题突出。基于此建议如下:首先,县直初中学校要多招聘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教练员,适当调整男女教练员比例,创造条件,多为乡镇中心校和自然校的教练员提供培训机会。其次,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关系,激发运动员正确的学习动机,特别要鼓励县直初中的女学生多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再次,教练员训练要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能盲目训练。最后,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要多关注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课余体育训练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对乡镇中心校和自然初级中学扶植力度要更大,适当减轻教练员的工作量,要重新定位教练员在学校教师中的地位,落实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补贴,从而提高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