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大、高收益的特点,正是其产业特点,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品开发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决定了金融支持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我国融资环境、融资体系以及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特点的影响,其所能进行融资的途径和资金是有限的,如何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并如何在现有的融资方式下提高融资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是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术界较多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内涵、产业集群培育方式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融资模式及融资效率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试图以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及其相关融资理论、效率理论阐述为基础,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的“产业界别”和“国际界别”比较,结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及其融资现状,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同时构建基于DEA-BCC融资效率静态模型和DEA-Malmquist融资效率动态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现有融资模式下的融资效率水平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合理安排融资方式和提高融资效率提供对策建议。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13-2017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融资效率水平较低;(2)从综合技术融资效率均值和DEA-Malmquist指数来看,2013-2017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源融资三种融资方式的平均融资效率水平和融资效率水平下降幅度,从高至低都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3)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下降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