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诉说中的高考——论高考文学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204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高考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厚而肥沃的土壤。自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后,一大批反映高考、书写高考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虽然“高考文学”的概念尚未提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已开始在当代文坛中占据着自己独特的地位。这既是因了她的作品数量,也因了她题材的新颖性、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刻的社会现实性。   本研究以高考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细读出发,力图对高考文学进行总体考量与把握。首先对“高考文学”作出概念界定。其次对高考文学的题材、体裁、文风、作者等几个方面做出概览和归纳,进而考察高考文学特别是高考小说和高考报告文学在文学语言、叙述手法等在艺术上的更新与发展变化,深入分析高考文学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对高考背景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理性关怀,并对于高考文学所流露出的高考观进行阐述与挖掘。虽然一部分作品对高考进行激烈的抨击,充当偏激的“废高考”派,但仍有一些作者认识到,高考的激烈竞争是社会竞争加剧的体现,且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影响,高考中“公平”、“公正”的要义仍是值得肯定的。本研究充分肯定了高考文学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试图构建高考研究的新视角、新理念,拓展高考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和拓展高考研究的领域。高考文学在作品的艺术形式及审美品格上的不懈追求,预示着高考文学研究领域必将成为一个令人期待的教育、文学的研究阵地,并将有助于激发研究者对教育、高考做出更多的思索性观照,为教育的拯救提供、设计多样化的方案与可能出路。
其他文献
University is a preparation of students to enter society. It is the social talent pool, and it’s the fresh blood and backbone for the needs of the future socia
目的:通过对体育院校体育系、经济管理系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在安静状态下、间断性递增负荷状态下和恢复期心脏STI指标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来全面了解不同人群在不同状态
对于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比较吃力,学习兴趣较低。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摆脱
期刊
据《望东方周刊》等媒体报道,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10月初率团赴法国巴黎考察,称病不归。经派人出国劝说其回国被拒后,日前,经浙江省委批准,省纪委已决定给予杨湘洪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裸官”是个热门的网络新词,指的是那些妻儿都已定居国外,只剩自己孤身在国内工作的政府官员。据说杨湘洪就是一个这样的“裸官”,或许是丑行即将败露,或许是仕途遭遇挫折,杨湘洪书记思量再三,决定立即出走
当前关于类别的研究主要包括类别形成的研究与特征推理的研究。归类不确定时特征推理是特征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归类不确定时特征推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