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高考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厚而肥沃的土壤。自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后,一大批反映高考、书写高考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虽然“高考文学”的概念尚未提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已开始在当代文坛中占据着自己独特的地位。这既是因了她的作品数量,也因了她题材的新颖性、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刻的社会现实性。
本研究以高考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细读出发,力图对高考文学进行总体考量与把握。首先对“高考文学”作出概念界定。其次对高考文学的题材、体裁、文风、作者等几个方面做出概览和归纳,进而考察高考文学特别是高考小说和高考报告文学在文学语言、叙述手法等在艺术上的更新与发展变化,深入分析高考文学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对高考背景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理性关怀,并对于高考文学所流露出的高考观进行阐述与挖掘。虽然一部分作品对高考进行激烈的抨击,充当偏激的“废高考”派,但仍有一些作者认识到,高考的激烈竞争是社会竞争加剧的体现,且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影响,高考中“公平”、“公正”的要义仍是值得肯定的。本研究充分肯定了高考文学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试图构建高考研究的新视角、新理念,拓展高考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和拓展高考研究的领域。高考文学在作品的艺术形式及审美品格上的不懈追求,预示着高考文学研究领域必将成为一个令人期待的教育、文学的研究阵地,并将有助于激发研究者对教育、高考做出更多的思索性观照,为教育的拯救提供、设计多样化的方案与可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