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设计制作兔钢板内置入物术后感染模型,观察兔钢板内置入物术后感染的细菌量及感染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高频电在预防内置入物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日本大耳兔为研究对象,准备51只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将其中48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2只,A、C为对照组, B、D为实验组。另取大耳兔3只,处死后完整取出双侧股骨,根据股骨的解剖形态及长度设计制作出钢板内置入物。3%戊巴比妥钠溶液1ml/kg兔耳缘静脉麻醉,在无菌状态下手术造成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及钢丝捆扎,在骨折处钢板周围即刻接种不同浓度的院内感染较常见的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以造成感染。A、B组即刻接种的细菌量为1×104CFU,C、D组即刻接种的细菌量为1×106CFU,同时以高频电治疗仪(小型高频电刀)作用于钢板内置入物,实验组术中接种细菌后立即予通高频电,术后每日通75瓦的高频电,共治疗一周,对照组不予高频电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检测X-线片、细菌培养、组织学变化以及C -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变化。结果术后三周。①一般情况:对照A组8只,对照C组全部12只,实验B组1只,实验D组3只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其中对照A组1只,对照C组4只伴有窦道形成,可见窦道有渗出物流出。②细菌学检测:对照A组75%(9/12)、对照C组100%(12/12)、实验B组16.67%(2/12)、实验D组33.33%(4/12)兔钢板内置入物感染,对照A,C组与实验B,D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③放射学检查:X-线片示内置入物感染的兔股骨骨折处无骨痂形成,骨折愈合不良;④组织学变化:HE染色示感染的内置入物周围充满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以炎性细胞为主;革兰染色示在内置入物感染的组织中分散存在大量的革兰染色阳性的葡萄球菌。⑤CRP、ESR测定:CRP检测结果表明,四组的兔血清CRP从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P<0.05),对照A,C组CRP水平直至术后3周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B,D组从术后第2周CRP就明显下降,到第3周时接近术前正常水平。ESR检测结果表明,四组的兔ESR从术后第1天就开始升高( P<0. 05),第1周达到高峰。对照A,C组ESR第1周后缓慢下降,直至术后3周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B,D组第2周后ESR显著低于对照A,C组同期的水平(P <0. 05),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手术致兔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固定后即刻接种1×106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可建立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高频电治疗仪(小型高频电刀)能有效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