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用人制度改革,A高校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人事聘用机制,形成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岗位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通知精神并参照科技部等五部委《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09]]97号)文件规定的具体操作办法,A高校决定实施“项目制工作助理”这一新的人员聘用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A高校建立现代人事制度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加快高校人事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目前A高校的在岗人员种类分为固定事业编制员工、人事代理员工、临时工及项目制员工,其中项目制员工是近几年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所推出的最新人事雇佣方式,也是A高校90后新招聘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90后项目制员工社会化项目在A高校员工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效果是有益的、可行的。本文根据A高校项目制员工通过社会化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新时代项目制员工的新特点,认为对90后项目制员工社会化管理有其必要性,同时为高校其他部门提供对90后新员工社会化这一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实现高校与90后项目制员工的和谐融洽,提高项目制员工的积极性和高校内部的代际融合,形成凝聚力,最终实现高校的良性发展。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主要对90后项目制员工、社会化等含义进行理论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对项目制员工及社会化管理等内容进行比较清晰的界定。第三部分主要对A高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90后成长背景、人格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A高校项目制员工的社会化途径、内容、方法以及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四部分通过90后项目制员工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从主客两个方面分析可能影响90后员工社会化的各种因素。对影响A高校项目制员工的社会化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客观因素对员工的社会化影响更大,比如同辈间的不正常攀比,鱼龙混杂的网络媒介都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综合上述分析的结果,得出一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在A高校项目制员工的社会化管理项目过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我国高校其他部门项目制员工的社会化实践提供一个有借鉴的典型实例,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