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如同呼吸般重要的基本活动,阅读是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建设文明大国的推力,是心灵的滋润和思想活力的迸发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的精神发育史与其阅读史有关,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阅读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高度重视阅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把“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列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碎片化阅读成为冲击传统阅读的新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当前人们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那种拿着厚厚一卷书的社会背景已经慢慢淡化,而碎片化阅读一定程度适应了现代人的阅读需要。我们强调的是阅读,其方式应该是灵活的,从这个角度看,碎片化阅读绝不是坏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阅读会对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同样,碎片化阅读也会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大学生作为民族希望和祖国未来的地位决定大学生碎片化阅读行为不容忽视。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在碎片化阅读中做到游刃有余,在碎片化阅读中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不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査法和访谈法对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其创新点在于:一是研究视角新颖。以碎片化阅读作为研究的基点,从较新的视角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探究。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与大学生碎片化阅读行为的现状,分析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趋利避害的对策。二是研究内容有所创新。本文除了采用“影响——对策”的研究模式,还根据碎片化阅读与价值观教育的相通之处,挖掘碎片化阅读的价值观教育功能。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发展理论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求理论以及国外的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包括碎片化阅读的相关概述和价值观的相关概述、碎片化阅读与价值观的关系以及价值观教育视角下的碎片化阅读。第三部分,结合问卷调查所统计的数据分析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实际情况,以及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第四部分,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原因。第五部分,大学生碎片化阅读趋利避害的对策思考,提出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媒体加强自律、高校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慎独的品质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