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活力被逐步激发,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域增长极、城乡联系纽带与城市化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其内部也面临着巨大的区域发展差异。如何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江苏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城镇在江苏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小城镇发展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是江苏经济的鲜明特色,但是江苏省小城镇发展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如何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因势利导,合理布局与发展小城镇,这既是加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界定小城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比较分析与系统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省域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探讨了当前江苏省小城镇的发展差异,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而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和区域发展实际,分别从省域层面和区域层面提出了小城镇的成长路径。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述评,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阐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理论基础。定义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小城镇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一般过程,阐述了与小城镇发展相关的理论。第三章江苏省小城镇发展差异分析。介绍了当前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对江苏省小城镇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了小城镇的发展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从空间分布、规模水平、经济水平三个方面对省域层面小城镇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区域层面小城镇发展差异。第四章江苏省小城镇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来区分江苏省小城镇发展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其中内在影响因素有自然资源、人地矛盾、产业集聚、专业市场与市场群落、地域文化,它们由内向外作用于小城镇;而外在影响因素有城市扩散、交通条件、政策环境、外商投资,它们由外向内作用于小城镇,进而以苏南小城镇为例,分析了在传统苏南模式与新苏南模式下影响因素的演化过程。第五章江苏省小城镇的成长路径分析。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立足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和区域发展实际,分别从省域层面和区域层面提出江苏省小城镇的成长路径。第六章结论与讨论。总结了相关结论,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