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分别研究中国、荷兰花卉产品竞争力的文章较多,但是将中荷两国花卉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却很少,对于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分析方法仍然不完善。虽然中荷两国均是世界上的花卉大国,但是两国的花卉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中国是新兴的花卉发展中国家,荷兰是传统的花卉发达国家,两国花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存在很大差别。因此,系统地比较中荷两国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影响两国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借鉴荷兰的花卉发展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花卉发展道路,增强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荷两国花卉产品的总体产销变化趋势与世界花卉产品总体产销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产销额均显著增加。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花卉产品产销量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大;荷兰是世界第一的花卉强国,花卉产销量世界第一但是花卉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继续拓展的空问有限。测算了中荷两国花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MS)、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显性竞争优势(CA)指数、出口分散度(EN)指数、出口结构变化(L)指数,比较两国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测算结果表明荷兰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强于我国,两国花卉产品之间的国际竞争力差距在缩小。计算了中荷两国花卉产品的平均价格和质量指数,对影响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弱的直接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花卉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花卉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质量升级不稳定,花卉产品处于以价取胜的阶段;荷兰的花卉产品除个别种类外,价格优势不明显,花卉产品质量整体在提升,质量升级稳定性强于我国。以波特钻石模型为依据,建立了比较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测算产业内部这一间接影响因素对中荷两国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对各要素的重要程度排序,得出相关需求条件、支持产业对于中国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最大;科技要素、需求条件对荷兰花卉产品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的结论。运用了面板数据引力模型,选取欧盟、东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另一个间接影响因素——外部市场需求情况对中荷花卉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均有拉动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花卉产品的优劣势,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对我国花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政府层面,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花卉科研企业的资金扶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支持花卉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对花卉新品种的保护:重视花卉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兴花:支持花卉产品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行业协会层面,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花卉服务职能;建立花卉质量监控体系,实现花卉质量检测标准同国际接轨;构建花卉信息共享平台,为花农、花企提供专业咨询;宣传花卉文化引导花卉消费理念。企业层面,应引进技术人才,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自身资源整合,走上花卉产品的专业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