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梯度对欠发达地区区际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y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居于首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资源是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任何地区仅依靠本地区创新资源开发研究所需技术不仅效率不高,还易造成资源浪费,这就迫切需要借助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与创新成果;并且,区域创新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地区之间的差距广泛存在,特别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欠发达地区如何利用这些差距,积极开展区际合作进而实现创新,简化创新过程,缩短创新时间,加快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及实地调研,基于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结合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区位条件、区域发展要素、市场体系、制度因素和创新能力,提出技术梯度、制度梯度和创新能力梯度的概念,根据区际合作创新推动主体的不同分为企业推动型和政府推动型,构建欠发达地区区际合作创新理论框架。其次,建立技术梯度、制度梯度和创新能力梯度指标体系,并用相关性分析对关联程度大的指标进行筛选。技术梯度用工业结构相似系数表示,制度梯度分为市场化程度梯度和地方保护主义梯度,创新能力梯度直接通过区域创新能力计算得到。最后,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以山西为例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并消除回归分析出现的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等问题,基于回归结果提出欠发达地区区际合作创新的对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两种主体推动的区际合作创新,地理距离和技术梯度的影响均为负,地方保护主义梯度和创新能力梯度的影响均为正。市场化程度梯度的影响则不一致,对政府推动型区际合作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对企业推动型的区际合作创新影响为负。并且,地理距离的影响最小。技术梯度是影响欠发达地区企业推动型区际合作创新产出最关键的因素。研发人员对区际合作创新的影响为负,研发资金对区际合作创新的影响为正,可能存在研发人员冗余的现象。
其他文献
《古田会议决议》就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提出了许多思想和方法,揭示了民主集中制的本质要求,它告诉我们要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准确理解民主集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