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法语中的名词化系统功能分析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法语(FST)是科技工作者传递科技信息和交流科研成果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广泛使用。作为科技法语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的名词化现象在解释科技语篇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学者们都承认名词化现象在科技语篇中频繁出现,但却没有对该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的研究往往都停留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形式转换,很少触及语义层面,没有对其普遍存在的原因作出解释。直到Halliday于1985年首次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语法隐喻的观点,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来解释名词化现象和理解其在科技语篇中的作用。语法隐喻的理论触及了名词化的实质。名词化并不是简单地朝名词化方向进行形式上的转变,而是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同时,他还指出了这类名词化隐喻最早出现在科技语篇中。名词化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科技语篇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名词化所产生的语体效果和功能,同时,掌握名词化的使用有助于启发作者的创造性和抽象性思维。   本文的重点在于借助系统功能理论对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进行数据分析。随机选取15篇科技文章。首先把这15篇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标上数字,以显示其类别。然后,对其中名词化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并讨论了名词化在科技语篇中的功能,以探究其使用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名词化出现的频率应和科技语篇的难度和科技水平保持一致。名词化使用的越多,对读者的法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就越高。另外,对于其它的语言机制来说,名词化隐喻更加符合科技语言的意识形式,也是制造各种语体效果的理想手段。同时,对名词化进行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来解决它可能引起的困难,也是应对法语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采用0.2 μm和0.8μm的微滤膜对造纸黑液进行了分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微滤膜的渗透通量并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微滤膜对有机物的分离是以截留木素为主的,对钠盐没有截
二十世纪以前的大多数文学强调情节发展、注重人物和背景的详细描述。而伍尔夫的作品将焦点从叙述人转移到人物内心世界,着力探索时间、记忆和意识等概念,捕捉生命的瞬间,渗
学位
英语和汉语是目前世界上的两种主要语言,两种不同的语言也反射出两种不同的文化。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只有在相应的文化中才有
自主学习一直被视为教与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近几十年来,教育学家们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基于有关教材评估和自主学习的理论,以及认知主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