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叶利钦时期的政府危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政府危机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以1993年“十月事件”为分水岭,政府危机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十月事件”之前的俄罗斯政府危机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即联邦立法权力机关(确切地说是人代会中的多数议员团)与执行权力机关即总统、政府之间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体的不妥协争论和矛盾斗争。“十月事件”以后的俄罗斯政府危机主要是在全面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基础上执行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斗争的继续,同时执行权力机关内部矛盾开始上升。 全文主要分五个部分。 前言说明选题的意图和简述叶利钦时期的政府危机,界定“政府危机”、“叶利钦时期”两个概念。 第一章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叶利钦时期政府危机的基本类型,并且归纳出叶利钦时期政府危机的特征。叶利钦时期的政府危机主要有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对峙,这种形式的危机主要发生在“十月事件”之前,政府更迭、议会对政府提出的不信任案、非正常状态下的政府人事改组,这些形式主要发生在“十月事件”之后。叶利钦时期政府危机在“十月事件”前后有不同的特征,但总的说来具有爆发的烈度大、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征,政府危机主要控制在杜马、总统和政府的层面上,并未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危机主要是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在法律的范围内得到暂时的调解。另外从行政机关内部的矛盾来看,总统与总理的矛盾始终没有形成公开的对立。这表明叶利钦时期行政机关内部的矛盾还没有上升为国家主要的矛盾。 第二章阐述政府危机产生的原因。不均衡的政治体制是叶利钦时期政府危机的根本原因;同时叶利钦时期的政府危机也是政党与政治派别力量消长、权威主义政治、利益集团、经济危机、叶利钦总统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另外,车臣战争、大选以及国外的因素也对政府危机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分析政府危机对国家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以及政局产生的影响;另外,俄罗斯的政府危机对政治力量消长、对国家制定内外政策以及对总统集权制和叶利钦挑选接班人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总的来说,叶利钦时期的政府危机消极影响是主要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叶利钦时期的政府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在内外政策方面做出调整,从而有利于缓和上层政权的矛盾和社会稳定。 结束部分分析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政府危机是转轨制国家中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从宏观角度进一步把握和认识叶利钦时期的政府危机。得出的结论是叶利钦时期的宪法是过渡性的宪法,国家的政体是过渡性的政体。得出的经验教训是进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考虑到政治因素和政治力量,还要考虑到政治文化和民众的因素。另外,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也是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防范政府危机的重要措施。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政治体制转轨的艰巨性和曲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