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可降解光热纳米载体用于肿瘤原位协同治疗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基纳米材料凭借Landau阻尼效应引发的光热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唯一一类美国食药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临床Ⅲ期实验的光热诊疗剂,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多数金基纳米颗粒为实现更高的光热转化效率及富集率,通常都被设计为尺寸大于20 nm的粒子,不适合于体内代谢清除,长期滞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生物毒性。此外,近红外激光的穿透深度依赖性和温热的分布不均匀性导致单一的光热治疗无法根除肿瘤。基于此,本论文以脂质体为模板,氯金酸为前驱体,构建了一种单分散性好、近红外光吸收截面较大、具有生物可降解的类蜂窝状多孔脂质体金纳米颗粒。并以其为基础搭建了热放疗和热化疗两个多功能肿瘤治疗一体化平台,实现多重协同治疗,以最小损伤实现肿瘤完全消融,有效消除肿瘤治疗过程中微小隐匿转移灶,抑制了肿瘤复发。其中热放疗平台以SW1990原位胰腺癌为模型,通过PTC穿刺针微创介入方法,进入腹腔深部进行局部照射热疗以及原位低剂量125I放疗,避免了高能外源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以及激光功率衰减。类蜂窝状多孔脂质体金纳米颗粒发挥放疗增敏与光热剂双重角色,实现了 98%的肿瘤抑制率。热化疗平台以4T1乳腺癌为模型,通过脂质体金纳米颗粒包封外源酶,借助近红外激光触发酶释放,实现了 100%的肿瘤抑制率并且极大减轻了化疗药物造成的系统毒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可降解金纳米颗粒构建多功能肿瘤治疗一体化平台,其在临床转化方面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
2006—2007年间的四个季节在江苏近岸海域69个站位采集水样,获取悬沙浓度。通过对TM遥感数据反演,获取该海域四季大面悬沙浓度,并与调查的实测悬沙浓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
利用波长670nm、功率5mW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其电压门控Na^+通道的特性,实验发现:弱激光作用5min时,Na^+通道激活电位
针对大庆油田和海拉尔探区斜井资料解释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不稳定渗流力学理论入手,开展了斜井试井解释方法研究,建立了斜井三维渗流问题的压力偏微分方程,采用Newman乘积法
<正>中风病是我国常见病之一,大约1/3以上的中风病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言语障碍 ,给病人语言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目前的治疗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