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尤其是近年来相关理论、实践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使得供应链金融的作用逐渐凸显,在实现供应链多方共赢的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面对贷款企业提供的信息,银行采信的信息是利率决策的主要依据,该利率决策会对贷款企业以及整条供应链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采信信息与银行贷款利率制定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决策对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的影响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本文尝试针对广义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对供应链下游零售商融资方案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模式进行量化决策研究,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鲁棒报童方法、极大极小方法以及极小极大后悔方法探索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采信不同信息时银行的相关决策以及该决策对企业以及供应链的影响。首先,对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文献评述的方式给出目前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依据具体的运作模式抽象出关键运营步骤和决策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并运用数值模拟对问题进行验证和探讨,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构建银行参与的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二级供应链模型,刻画了零售商存在资金货款需求的供应链金融情景。针对银行采信零售商提供的全部信息或部分信息情况(需求的均值和方差),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以及鲁棒的报童方法和极大极小方法分别获得了银行的最优利率决策和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决策,并将两种情形下的决策对供应链运营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提供了一个利率市场化对供应链影响的极小极大鲁棒后悔模型,构建了银行参与的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对比分析了银行采用零售商提供的需求部分(需求的上下界信息)或者全部随机信息的利率最优策略,进而刻画了最优利率决策对供应链运营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供应链金融在实际运营中面临诸多问题,考虑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获得了银行采信不同信息时的最优利率决策及其对供应链运营所造成的影响,发现了银行采信信息与利率决策之间的某些关系,同时对该决策下供应链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了该情景下供应链中存在可能的增值空间。为以后供应链金融中参与主体的决策提供了参考和管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