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定节假日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体现,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现行的法定节假日制度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基本框架,辅之以一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设立的纪念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1949年12月23日公布以来,共经历了三次修改,每次修改都会引发众议,如黄金周的设立与存废,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等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对于法定节假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法定节假日的功能也越来越不满足于假日功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政治、文化功能日益凸显。然而,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在内容和程序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建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法》并细化及进一步完善法定节假日的相关内容。本文以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为基础,介绍了法定节假日的历史脉络和现行制度,并探讨了我国法定节假日存在的内容及程序上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定节假日概述。主要介绍了法定节假日的含义以及法定节假日与一般的民间节假日,法定节假日与法定公休日的区别;并理清自先秦时期以来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历史变迁,指出法定节假日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制度。第二部分从宪法角度解读我国现行的法定节假日制度,主要分析了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与公民休息权、文化权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并从内容和程序两方面出发介绍我国现行的法定节假日制度。第三部分是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和程序两方面着手,并结合国外法定节假日制度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内容上,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存在着传统节日不足、大量挪假现象存在、法定节假日重叠假期确定无规则、部分公民享有的节假日内容有欠缺、缺乏具体的节庆形式以及限制措施等问题。而在程序上,法定节假日制度的法律位阶低,发布放假通知主体不适格,重复通知,少数民族和地方政府的放假程序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公民的休息权、文化权和国家认同,不利于法定节假日制度功能的发挥。第四部分是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完善措施。在分析我国法定节假日在内容和程序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如制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法》并细化及完善法定节假日的内容,完善少数民族法定节假日制度和地方政府的临时放假权,增加法定节假日的具体形式、限制措施等等,以此来更好地发挥法定节假日的功能,保障公民的休息权、文化权,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