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的Z国企外派员工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l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各国的发展潮流与趋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开拓国际市场,选择向目标市场外派长期驻外的员工。其优势在于,外派人员能够及时在当地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以帮助母公司快速了解不同市场的运作方式,为公司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跨国公司使用外派人员的举措对于公司境外市场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面对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的现状,Z国企所在的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号召行业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行业内企业的激励措施。Z国企作为行业内较早开拓境外市场的企业,积极响应行业号召,并向几个境外主要市场派驻业务人员,在当地开展长期工作。由于行业内向境外派遣员工的企业较少,且Z国企的员工外派工作历时尚短,因此,该企业在外派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上略显不足。而激励问题又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在面对部分外派员工显现出来的倦怠、回归、离职倾向时,如何能够通过有效的激励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消减他们的负面情绪,是本文重点所要考察的问题。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和非物质激励理论为指导,论述了非物质激励在激励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契约与非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基于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说,借助量表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对Z国企外派员工心理契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找出得分较低的维度,结合访谈和典型事件回顾,指出了外派员工未能被Z国企感知和满足的需求。最终,以Z国企外派员工心理契约现状为依据,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企业各外派员工的非物质激励机制。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点工作,发展大学生党员,为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增强,为了更好解决这一矛盾,土地整理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自土地整理项目开展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对土地整理进行进一步研究,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洒水车在作业时占道行驶速度过慢造成交通堵塞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后方车辆不清楚前方洒水车的位置,变道不及时加剧了交通堵塞。经交通流模型分析得出,将洒水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同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置管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分泌性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