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引起的禽流感疫病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世界养禽业,并因此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禽流感病毒出现的从禽传染到人的现象也威胁着人类健康,引起社会的恐慌。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是一种位于病毒体包膜上呈蘑菇状的四聚体糖蛋白,具有水解唾液酸的活性,是病毒分型的依据之一,它与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和感染特异性直接相关。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较高的死亡率被证明和过度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CD4+T细胞的Th17分化参与介导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导致宿主严重病理组织损伤和机体的功能紊乱。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禽流感H5N1的NA能导致CD4+T细胞的Th17分化,推测可能和AIV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风暴相关,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禽流感病毒H5N1的NA接种小鼠引起小鼠肺脏Th17细胞数量增加。通过对5周龄的小鼠鼻腔接种H5N1的神经氨酸酶,取小鼠肺脏组织的T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分化。结果发现,经过H5N1的神经氨酸酶感染后的小鼠肺脏Th17的细胞比例显著上升,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2.禽流感病毒的NA能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通过小鼠BMDC的体外培养,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H1N1的NA,H5N1的NA,H9N2的NA及热灭活的H5N1的NA以及卵清蛋白(OVA)分别在BMDC培养的不同时间段对树突状细胞进行刺激,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表面的MHC-11分子以及共刺激分子CD40, CD80, CD83和CD86。结果发现,禽流感病毒的NA均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性,并推测是NA的酶活性促进了树突状细胞的成熟。3.禽流感病毒H5N1的NA能诱导Th17及其它CD4+T细胞分化通过小鼠BMDC和小鼠脾脏CD4+T细胞体外共培养,用H5N1的NA以及其他的样品对共培养的细胞进行刺激,并利用ELISA,荧光定量PCR以及流式细胞术对各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H5N1的NA能通过BMDC在第五天和第九天诱导小鼠Th17及其它CD4+T细胞分化。通过实验结果推测,早期由IL-21和TGF-β,随后由IL-6和TGF-β主导CD4+T细胞的Thl7分化。在此过程中,H5N1的NA能诱导相应各类炎症因子的释放,如TGF-β1、IL-6、IL-21、IL-23、IL-1β、IL-17A、IL-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