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中国传统武术正面临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全面围剿,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武术自身已被异化和改造为现代竞技武术——武术套路项目成为类似体操、舞蹈的“四轻”运动,武术散打项目成为西洋拳击的翻版,新起的武术功力项目则“颇似杂耍”,中国武术已经迷失了自我,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而言,它已经沦为我国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面对如斯困境,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见仁见智的应对方法与策略。然而,笔者通过综述文献发现,传统武术一步步走向绝境并不都是客观原因,还有主观认识的问题,因而本文首先对传统武术进行了重新解读。文中指出了传统武术不是军事,不是体育,也不是竞技,同时也不仅仅是自卫防身术,从深层意义上讲是养生,是一种综合性生活实用技术。搞清概念是传承传统武术的前提,但选择一个恰当的视角也很重要。从现代人所遭遇的健康危机、传统武术的价值功能发生了转移、传统武术与养生的联系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当今传统武术的传承应当把养生作为基本出发点,从休闲的角度思讨传统武术的传承方略。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提出了传统武术传承的战略思路:以人为本,突出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和对养生休闲的重视;在主观认识和制度层面,创造传统武术传承的主客观环境;注重项目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拳种的传承方略,传承方法应百花齐放;加强理论研究,促使传统武术发展逐步迈入科学轨道;增大宣传,扩充开发和投资渠道;加强科学化管理,推动传统武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护传统武术需要全民行动,真正实现传统武术的复兴与繁荣,使其为今天的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