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生态学研究兴起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视为教育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鼎盛时期,国外的很多学者将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生态学成为了一门教育的边缘学科。教育生态学的出现使教师能够转变另一种思维模式全新的去审视教育,同时帮助教师找回课堂中长久缺失的东西——民主、和谐、自由与平等。 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 首先是绪论。阐述了问题提出的依据,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展示了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让教师有良好的课堂组控能力,能够有效的组控课堂。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构建符合这一原理的课堂教学组控模式;实践意义是尝试以教育生态的理念与原理构建生态课堂,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控能力上的问题,为课堂教学组织与调控的实际操作活动提供经验。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其次是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师组控课堂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界定。阐述了教师课堂组控能力的含义。解读了教育生态学研究的范畴,阐明了课堂教学如何成为生态系统,介绍了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教育生态学研究的范畴是通过对教育生态现象、生态系统和教育环境的研究。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群体和周围环境构成的具有功能性的整体,教育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其中的一个子系统,然而课堂教学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核心部分,因此课堂教学又可称为课堂生态。 再次是分析了现实教师课堂教学组控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组控目标狭隘,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组控思想与行为僵化、果断,师生缺乏交流与互动,课堂具有局限性。总的来说,教学中表现极其突出的问题是以学习文化知识和取得高分为目的导向,评价学生学业的成与败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准,也是以此为标准,这样不仅导致了教师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动机不纯粹,而且也摧残了学生们对内心世界的感悟和对自我梦想的憧憬。 最后是在前三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对教师课堂教学组控提出了提升的策略,即:有效约束,情绪管理,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