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基于个人与机构投资者情绪的对比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学理论中最主要的核心是资产定价理论。投资者行为的完全理性假设是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依托,但是种种迹象已经充分证明了CAMP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资产定价模型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种迹象分别是无风险利率之谜和股票溢价之谜,由此以来,许多专家开始质疑有效市场假说。随着有效市场假说在证券市场的表现越来越没有解释力,行为金融理论在历年来越来越受到金融学专家的关注。行为金融理论基于的基本假设是投资者非理性人和市场非有效,有效市场认为市场中的消息是充分流通和充分竞争的,任何人无法基于消息层面来获取超额收益,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资产定价模型显然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市场上的一些异像用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资产定价模型显然更为合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下推动了整个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我国不同于西方成熟发达证券市场,证券市场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避险机制,从这个角度看研究人的特性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投资者情绪理论作为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的且前沿的理论,对补充行为金融理论具有非常现实的理论意义。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投资者极其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股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有助于投资者理解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关系,提高我国股票投资者整体素质,对证券实操做出理论指导。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把握市场运行规律,了解投资者心理特征,知晓投资者现实需求。为政策调控做出理论指导。本文从投资者群体这个角度,将投资者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探讨不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探究个人投资者是否比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多的非理性情绪。
  本文在行为金融的研究框架下,主要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出发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本文通过选取一些情绪指数来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构建模型,同时根据投资者的不同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探讨不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本文从实证结果发现市场情绪指数与市场收益存在显著的关系,市场收益对市场情绪指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本文在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时候发现,市场收益对个人投资者情绪存在明显的负效应,个人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投资时,需要采取逆个人投资者情绪这样一个投资策略。而市场收益对机构投资者情绪存在正效应,说明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为理性,不会受到投资结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作为法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新的建构,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指出,马克思虽然确立了意识形态概念的现代语境,但马克思在这里只是奠定了一种理论基石,尤其是他的国家理论还停留在描述性层面,而学术研究并不可以仅仅满足于这个层面,还需要深入的探究。因此,为了促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的补充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阿尔都塞
学位
文章主要研究了作为国际贸易中进口方的中国经济的崛起对沙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尤其是安哥拉、加纳和苏丹国家的经济的影响。最近几年里,这一领域中虽然伴随着相对较小的规模,但可以看到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从而使得非洲地区发展成为吸引对外投资尤其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领域。同样,自1990年以来,中国和沙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贸易额也取得了稳健增长。但依照分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非洲进口中国产品、中国进口
学位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在解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末,中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6万户,对中国GDP贡献超过60%,对税收贡献超过50%。但《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竞争激烈,市场低迷,并且融资问题依然突出,38.8%的中小企业表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融资需求不能被
学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更深层次的推进,中国经济在十九大中已明确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同时,中国金融业的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也已逐步打开,这既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机遇是指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能够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挑战是指国外同行业的竞争者对我国本就相对落后的金融业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国内券商向海外开拓业务就成为一种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