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外间质瘤21例临床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E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率为85.7%(18/21),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6~62月)。【结果】EGIST的发病率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4.7%;21例EGIST中,男11例,女10例;中位年龄57岁(38~75岁);病史最长为4年,最短为剖腹手术时意外发现;就诊时首发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9例、腹部疼痛8例、腹部坠胀不适2例、排便异常2例、其中有1例在壶腹周围癌入院术前检查时发现、另有1例在直肠癌剖腹手术中意外发现;发生于腹膜后10例、小肠系膜3例、结直肠系膜2例、网膜5例、肝脏1例;肿瘤中位直径8 cm(1~16 cm);21例EGIST患者均接受B超与CT扫描检查,其中B超检查发现肿瘤19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发现肿瘤20例;镜下肿瘤细胞形态梭形细胞为主型17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1例、混合型3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100%(21/21)、CD34阳性率76.2%(16/21)、SMA阳性率19.3%(4/21)、S100阳性率9.6%(2/21)、HHF35阳性率4.8%(1/21)。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复发4例,其中1例复发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获部分缓解。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6~62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14/18)、38.9%(7/18)、5.6%(1/18)。【结论】EGIST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差;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伊马替尼可能是有效靶向治疗药物;预后与肿瘤位置和大小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同时也提示:EGIST与GIST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其他文献
采用JC 14.5 tex精梳棉和14.8 tex黏胶按照1:1的排列规律编织双层平纹织物,详细介绍面料的设计思路、织物组织及规格设计、整经工艺、浆纱工艺、穿筘工艺、织造工艺、染整工艺
文章首先分析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高等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高等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肿瘤疫苗靶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在正常睾丸及恶性肿瘤细胞内高度限制性表达的基因,即肿瘤-睾丸基因(cancer testis gene, CT基因),这种基因因其限制性表
针对精确配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文章提出结合初始配准与精确配准相结合,更好地完成点云数据集的精确配准。通过实验表明,在两个点云数据集旋转角度相差较大时,使用传统
基础工程是一个项目的关键构成内容,属于隐蔽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各类因素,造成施工质量无法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对地基、基础的质量提出严
G250(MN/CAIX)是肾癌特异性的肿瘤相关抗原,因其在肾细胞癌中的特异性表达而广泛应用于肾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含有人肾细胞癌特异性抗原G250(CAIX)主要T细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和逐步实施,二孩家庭逐渐增多,二孩家庭父母的教养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探讨二孩家庭父母的教养行为具有现实意义。总体上看,
移动互联技术在当今时代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方式发展着,目前以手机、手提电脑、电脑平板等可移动终端为各种载体,移动互联网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发展日益成熟与完善。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程度不断向纵深发展,统计学与经济管理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经济发展规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起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