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离不开企业创新。从后经济危机时代起,为了把握发展机遇,抢占科技领先地位,国际上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对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扶持更是成为各国财税政策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一方面,更加引发世界各国对不断创新的更高要求,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创新将更加重视。另一方面,疫情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成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更是成为提振疫后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潜在风险较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创新成果的外溢性较强,单靠企业自身资金投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亟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予以政策支持。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财税政策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不但能够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产出,还能通过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发挥间接激励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深入探讨财税政策、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优化政策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国内外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选取264家在沪深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6-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财税政策、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其中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根据专利性质,本文将企业专利产出细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类,进一步探究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同时,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产业分类,并将企业按照所有制性质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深入分析财税政策激励效果差异,以期找到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最优政策方案。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均能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产出增加,并且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更好;从专利异质性角度来看,财政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明类专利产出的激励效果更好;从行业异质性角度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受益于财政补贴方面的反应更积极,生物产业在受益于税收优惠方面的反应更积极;从企业所有制性质角度来看,财税政策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加入研发投入后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均能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并能通过企业研发投入的间接效应“放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健全财税政策信息披露制度、采取“因产业定政策”的差异化扶持方案、提高财税政策制定和实施精准性、完善监管体系与政策效果评估机制等建议,力求为政府扶持方案选择与财税政策优化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推动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有序发展。